概况粮油肉蛋菜合格率均超95%
本次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和乳制品等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14202家,抽检样品共计27614批次。

抽检结果显示: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等15种产品的合格率超过95%;蛋及蛋制品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8.95%;蔬菜及其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6.76%;水果及其制品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7.36%。
此外,本次抽检还发现品质指标不达标问题明显,涉及产品主要是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及腌腊肉、风味鱼制品、调味品等,说明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同时防腐剂、甜味剂等部分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存在,涉及产品主要是肉制品、水产品等,说明有的企业未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重点瓶桶装水微生物超标仍突出
通过抽检发现微生物污染问题仍较突出。本次抽检的饮料主要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汽水)、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其他饮料。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71个指标。抽检饮料样品4881批次,覆盖31个生产省份的3192家企业。791种饮料抽检样品不合格。食药监总局已责令相关省市,对不合格产品及企业依法查处。
其中,抽检饮用纯净水样品2088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475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2.75%。抽检天然矿泉水样品652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31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4.75%。抽检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品909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269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9.59%。
不合格检测项目分别为菌落总数、溴酸盐、余氯、亚硝酸盐、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游离氯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过标准值,说明部分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此外,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抽检不合格产品不乏知名品牌
此次抽检的瓶(桶)装水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抽检结果显示:乐百氏纯净水(18.9L/桶)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不合格;汇源纯净水(550ml/瓶)菌落总数不合格;怡宝饮用纯净水(18.9L/桶)菌落总数不合格;云雾山泉水(11.3L/桶)菌落总数不合格;娃哈哈饮用纯净水(18.9L/桶)菌落总数不合格。
针对具体检测结果,消费者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北京娃哈哈桶装水高碑店有限责任公司6日发布声明,娃哈哈表示此次抽检不合格的原因是被抽样水站的运输及储放条件造成,公司已终止了该水站的销售合作,并已加强了流通环节产品储运的管理。
相关链接 瓶(桶)水菌落总数标准
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324-2003《瓶装饮用水纯净卫生标准》规定,饮用纯净水的菌落总数应≤20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应≤50cfu/ml,大肠菌群应≤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天然矿泉水的菌落总数为<50cfu/ml,大肠菌群为0。
业内人士表示,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纯净水或矿泉水,瓶、桶装水的菌落总数含量过高的话,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
综合《京华时报》、中新社、人民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