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屏东的陈裕元,对于自己错误的过去,非常坦然面对,他在服刑的时候接触到竹编技艺,发掘自己的兴趣,重新踏入社会后,将毒瘾彻底戒除,拜师学习更精进的工艺创作技法,他的上进,让父母宽心,也受到大坑农场主人蔡澄文的肯定,让陈裕元除了农场工作之外,也能全新投入创作。
到过大坑农场的旅人应该有注意到,主草坪上那一对大大的“竹编兔”,就是陈裕元的作品,而农场入口的“漂流木隧道”与园区内的漂流木装饰,也都出自陈裕元之手。
为了迎接龙年,陈裕元很早就开始构思如何制作一条活灵活现的“飞天龙”。刚开始计划用铁条焊接支架,外头在用竹篾编织包裹,但那样的量体太重,无法高架撑起,龙飞不起来哪像龙?最终还是回归新化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全部素材,开始了一段辛苦且繁琐的编制过程。

在陈裕元的构思中,一条神气的天龙,龙身线条要流畅、要有盘旋飞舞的动感,表情要威风,龙首形状尤其是重点……,听起来就已经觉得有相当的难度,更何况全部要用手工编制!
经过几次失败重练的耐心毅力,一条长89公尺的飞天竹龙终于完成,陈裕元收集了市场上装高丽菜之类的竹篓做为“龙身”,一圈圈、一节节地连结起圆润摆动的龙身,线条流畅地“飞舞”在大坑农场的广场草地边缘。
最难制作的龙头,当然经过更多的琢磨挑战,完成后的龙首昂扬、神情威而不猛,造型深具拙趣。竹编龙共使用了1万多片竹篾,以繁复的手法编织包覆,再加上灯光装饰,晚上成了一条醒目的“发光龙”,不仅如此,这条“大坑飞天龙”还安装了“造雾”装置,巨龙嘴里能吞云吐雾,龙身周边也会喷雾,如同飞龙在天的腾云舞动。

虽然陈裕元谦称还有很多要努力之处,但以他非艺术科班出身,凭借好学毅力所创作出的作品,那份用心比作品更动人!
还不知道要去哪里跨年?或者不想人挤人,只听一堆人在台上唱唱跳跳,自己却夹在人群中动弹不得?那么,到大坑农场看看这条“竹编龙”吧,农场准备了招牌美食与跨年晚会活动,隔天还可就近看日出。
农场当晚准备的热闹跨年活动,例如曾参加超偶节目的乐团现场演奏、四人组“火舞”,曾来农场度假的马来西亚旅客,还特别跨海寄来“护士服”、“女仆装”,由农场“蔡家姊妹花”主导的跨年夜,相当符合年轻世代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