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马场坪镇粮店路63号
电话:0854-2444099
QQ:942892410
来到福泉市大华养殖场,7栋安装铝合金玻璃结构大窗户的猪舍映入眼帘。换上洁白的工作服,场长甘大华带我走进猪舍,猩红色的漏风地板干净清爽,毛光水滑的仔猪刚吃完食,你争我抢地含鸭嘴饮水器,饮得正欢。甘大华兴奋地告诉我:“猪舍内设分娩栏、保育栏和定位栏,现存栏经产母猪170头,后备母猪130头,正在哺育、保育的仔猪850多头。等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后,还可饲养300头母猪呢。”
黔南州政协委员、福泉市政协常委甘大华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8年前,他放下教鞭,告别讲台,决心要圆一个养殖梦,为家乡扶贫攻坚献青春。他到省农学院畜牧兽医师资班系统学习了养殖技术,回到家乡马场坪便办起了大华养殖场。为了加快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他牵头成立了马场坪养猪协会,将大华养殖场办成科技示范场,辐射广大养猪户,成为集良种种猪繁育、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料研究生产、科普推广为一体化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科技服务实体。
18年来,甘大华义务编写科技养殖板报95期,播放科技养殖录像144场,提供咨询服务10.2万人次。在甘大华的带领下,370名会员像点点科技星火在山乡闪耀,他们走乡串寨指导养猪户,着力推动生猪品种改良,实现了良种商品化。18年间,改良生猪1.8万窝,共生产优良杂交仔猪14万多头;向农户提供优良种猪1万多头。2003年马场坪养猪协会被评为
贵州
省优秀民间组织,甘大华先后荣获了“黔南州十佳优秀企业家”、“省第五届科技兴农人才奖”和“黔南州带民增收先进个人”等称号。
为了帮助乡亲加快脱贫致富步伐,18年来,甘大华向贫困农户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良种仔猪。去年6月,甘大华启动“送母还仔”生猪滚动发展扶贫工程,赠送价值1万元的10头优质“二元”杂交仔猪、10袋饲料和10盒兽药给龙昌镇皂角井组杨时建、田坎寨组赵启珍等10家贫困户饲养,养猪户每窝仔猪出栏时交给村里1头仔母猪,由村里安排给其他贫困户饲养,实行滚动发展。
谈到扶贫帮困,助民增收,甘大华又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设想:提供仔猪、饲料和技术给农户,农户以劳力入股,不投资金也可养猪增加收入。我问他这种作法的风险有多大。“风险是大。但扶贫帮困,共同致富是我的追求哟!”甘大华那张圆圆的脸笑得好灿烂。
作者: 曾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