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号限行,意味着贵阳早已实行“公车每周限行一天”,而且没有特殊化
书记市长的车也被限行的
龙年伊始,一份关于节能减排的行动实施方案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无论是网络还是媒体,都开始放大这样一个标题——“公车将要每周限行一天”。具体要求: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政府机关在用电高峰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上下两层楼不乘电梯……
可细心的贵阳市民发现,这部旨在倡导“十二五”节能减排加速发展的“国字号”实施方案,其中很多细则,比如公车每周按牌号尾数限行一天、政府机构上下两层楼不乘电梯等,其实在贵阳市早已“先行”。
对此,昨日记者走访贵阳市相关部门和部分市民、网友,大家均对近年来贵阳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全国先行”感到自豪。
公车驾驶员:公车限行,这样公平朱翔是贵阳市委的一名普通公车驾驶员,自打去年9月17日开始,每周一他就无需跑通勤,因为他开了7年多尾号为“1”的这部公务小车,和全市所有9座(含9座)以下小型客车一样“受限”——严格遵照贵阳市“尾号限行”的规定,每周一的上午7点至晚上8点,不能驶入一环路以内道路。
“不是说我每周一不跑通勤就说好,尾号限行好不好,事实摆在眼前!”别看朱翔年龄不大,但已是有着10多年驾龄的老师傅了。“就拿我来说,尾号限行后,每天从家到单位,路上至少节约20分钟,高峰期的堵车也没那么严重了。再说,公车也在限行范围之列,才能体现这个规定的公平。”据朱翔介绍,在他身边,几乎所有的公车驾驶员都对“尾号限行”支持、叫好。
贵阳市,还有很多“先行”除了早于国家推广而先行的“公车每周限行一天”,贵阳市在节能减排的很多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饮水机虽然不是很耗电,但往往是公共机构办公室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下班后忘记关电源是常事。”对此,早在2009年,贵阳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就与高新区一家企业合作,全国首创出一套“办公室综合节能控制器”,首先运用在市政府大楼内的所有饮水机上。“这是采取无线感应的原理,设备在感应到房间无人后的20分钟,就自动切断饮水机的电源。”据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这几年的试点,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所以,贵阳市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广到市四大班子机关大楼,同时范围也将扩大到饮水机和能耗更大的空调上。
据预测,这四栋大楼内的空调和饮水机,以一天仅节约半小时电为例,一年就能节约至少50万元的综合能耗。而以整个设备投入约40万元计算,只需一年,就能“回本”。
而早在2009年,贵阳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开始倡导公共机构“三楼以下步行”,并率先在金阳的四大班子市级机关大楼推行电梯三楼以下停开。如今,三楼以内爬楼梯,已成为在那里上班的公务员和前往办事人员的习惯,并开始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
市民:“贵阳名片”响当当“今天一上网就看到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在议论‘公车每周尾号限行一天’。其实,贵阳早在去年就实施了。说明在这方面,除了首都北京,我们贵阳也一样是领先全国的。”还没开学的北大研究生罗心雨为贵阳自豪:“这几年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很多方面尤其是在节能减排上,成绩斐然。”
而在退休教师胡静女士看来,无论是每年一度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还是入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十大全球典范案例的“千村计划”,都已是贵阳市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名片。“这样,才无愧贵阳市‘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这些响当当的称号。”
官方回应:书记市长照样限行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在鼓掌、表扬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公家有钱,每周限行一天,人家为解决出行躲过限行,多买两辆车就完了,这不就适得其反了吗?对此,贵阳市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黄亚平信誓旦旦:“哪怕是市委书记、市长的车,都绝对是在尾号限行之列的,绝无例外。同时,贵阳市在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和编制数量方面,都是严禁超标准、超编制采购的。这点,网友们大可放心。”
此外,黄亚平还告诉记者,市循环办近期将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进一步贯彻落实的细化措施。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早日建成生态文明城市。”黄亚平说。
作者: 贵州都市报记者 文/沈丽琼 图 /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