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的云朵/它轻悠悠地飘它软绵绵地绕/十月的阳光下在大地奔跑/高高的山梁/它静静睡着在梦里远眺/古老的飞歌唱满秋夜春晓/烟袋留着阿爸的味道/花带绣着阿妈的味道/米酒飘着丰收的味道/飞歌唱着家乡的好……” 2011年12月23日晚上,应首届贵州茶叶经济年会颁奖晚会总导演沈仕卫的邀请,在师大音乐厅举行的该晚会中,著名歌手雷艳以一曲《家乡的味道》惊艳亮相,唱出了对家乡的款款深情。 雷艳出生在贵州省施秉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苗族女孩,故乡青山绿水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苗族民歌养育了她,滋润了她,作为一个歌者,她用自己的歌唱向世人展示和传播苗族文化艺术,并以自己的实践来坚守苗族文化的精神阵地。 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黔东南州作协主席韦文扬曾这样评价过雷艳的歌:“一回忆起来总是迷入雷艳那歌声造成的色彩视觉意象:阳光明媚,溪水荡漾,流光溢彩。一切都美得令人陶醉。而实际上我在听雷艳唱那些苗族原生态民族歌的时候,更多的人并没有听清楚或没听懂那些歌词,但是她那声音之手抓住了我的心。歌声就这样以声音的形象展现给我了一个花在打开笑腼,水在揉弄身肢,光在飞播色彩的形象。” 雷艳现在是贵州歌舞团的一名演员,她在大型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中担任主唱,多次赴美国、加拿大等地巡演。凭借着民族歌曲熏陶的基础,雷艳在1998年顺利考入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雷艳毕业后就进入了黔东南州民族歌舞团工作,后调入贵州省歌舞团工作,曾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歌唱比赛的大奖。 ![]() 就在前不久,雷艳入选为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雷艳坦承,“作为一名年轻的演员获得这样高的荣誉,我蛮忐忑的,因为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努力了一辈子但没有得到这个荣誉,所以我很不安。我也在思考,我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对得起这个奖。我想,省委给我这样高的一个荣誉,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鼓励和肯定,更是一种责任,在得了这个荣誉之后,我就觉得我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以前就有,但现在更强烈了。我希望通过我和我的歌声作为载体,把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传播出去。我想这才是省委省政府给我这样一个荣誉的原因。” “我最近有一个想法,应该说这是我2012年最大的愿望。我们苗族的东西一直在说,但怎么才能把我们苗族的文化和艺术传播出去呢?怎么样才能让世界更了解我的民族呢?比如苗族的刺绣、蜡染、银饰等手工艺。我是一个歌手,我就想着怎么能用歌声把它们传播出去,能不能在音乐中融入一些民族的元素,如在一段歌词里就讲一个女孩怎么跟着父母学习蜡染,或者讲一个女孩怎么学习刺绣等,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让大家知道蜡染和苗绣是怎么来的,这比传统的说教更具有传播力。我问过周围做艺术、做音乐的朋友,他们都很感兴趣的,如为凤凰传奇写歌的贵州张超,还有孙红鹰等等,贵州像他们这样厉害的作曲家、作词家还有很多。我希望能通过CD或者DVD,以音乐的形式更好的传播这些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做了,我们也很希望政府能介入进来,支持我们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最担忧: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贵州民族学院的学生吴天威也是一个苗族的小伙子,他很苦恼,作为一个苗族的小伙子,他不会像周围的朋友一样唱苗歌,他是年轻人中不多的会说苗语的人,他说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通过歌曲来传唱苗族的历史文化。 ![]() 与吴天威一样,在西江千户苗寨的一个村民也曾向记者诉说自己的苦恼。他是西江千户苗寨的村民,现在家里在开旅社和餐馆,他在跑出租,他说,很多外来的游客一来他们这里就问苗王家在哪里?他说,苗王并不在西江,游客们所找的是鼓藏头家,因为大众传媒的误读,对苗族文化知之甚少的游客就认为鼓藏头就是苗王。他说,苗族其实是一个有着民主议事传统的民族,各种职务的设置大多不是权力性质的,而是文化性质的。 “走进一个寨子,四周是烟雾缭绕的吊脚楼,青青的小河上跨着一道道的风雨桥。”雷艳说:“我很想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是因为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歌曲和口哨的传情达意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渐弱化,现在人们基本上是通过手机短信联系,游芳坡对情歌成了最遗憾的浪漫。”贵州是一个劳动力大省,劳动力输出严重,很多村寨成了空寨,可喜的是,随着贵州“两加一推”主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村民们逐渐开始回家。 “我们看到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开始在学校推广民族体育教育、民族音乐艺术的教育,推行三语(汉语、英语、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我觉得学习苗歌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就能学好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在节日氛围中去感受去学习。”雷艳认为:“保护民族文化,政府也在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老百姓自发地去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和艺术,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要让他们真正从民族旅游开发中受惠,真正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最印象:用“偷学”的鼓歌在青歌赛为贵州赢得荣誉2006年参加青歌赛时,雷艳她们组合想到村寨里向最老的歌师学习鼓歌,但是任雷艳她们苦求,歌师就是不肯答应教她们。原来鼓歌在苗族是一种叙事歌,是一种史歌,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的历史主要靠鼓歌和刺绣传承。鼓歌是不能教给“毛头小孩的”,必须要到中年,成家立业,家里子孙繁衍很旺盛的人才能学的。没有结婚的年轻人,只能教情歌、飞歌、酒歌,不能教鼓歌。 从山上下来,雷艳她们很郁闷,索性就买了一些肉和酒又到歌师家喝酒,村子里很多年轻人也来了。年轻人在一起很兴奋,很多人喝醉了就自发地唱起了歌,苗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逢宴必喝酒,逢酒必唱歌。在年轻人的感染下,歌最终雷艳在青歌赛上唱着这首偷来的鼓歌获得了铜奖,歌师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时,很感动,没想到自己民族的东西还能在电视台上展示。在当年的青歌赛的复赛中,贵州有三组组合进入了复赛,主持人董卿动情地说:“这个夜晚是属于贵州的。” 后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雷艳在中央电视台《八仙过海闹新春》、《春晚进社区》等节目的精彩演出。我们也相信雷艳以及她保护、传承和推广民族文化的梦想会越走越远。随着“多彩贵州”的唱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贵州各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得到了空前提振,随着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的召开,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必将迎来多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
作者: 文/贵州日报实习记者.饶思锐 图/金黔在线网记者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