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三都高戎村主任陆荣举推倒小学围墙,娃娃每天步行10公里(图)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三都高戎村主任陆荣举推倒小学围墙,娃娃每天步行10公里(图)
发布时间:2012-03-19        浏览次数:698        返回列表
 
家门口的学校 关门了

三都高戎村小学的围墙被推倒,27名娃娃每天上下学步行10公里

  2月18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棃乡高戎村为了修路,村委主任喊来村民,把高戎村小学的围墙推倒了20多米。2月28日,学校仅有的27名学生来学校领取了书本,但第二天他们到校上课,却发现教学楼大门紧锁,他们只能步行5公里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  

    律师:村委负责人应受到处理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贵州子为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健律师,陈律师说:公立学校的教学楼、围墙等建筑设施都属于国有资产,任何人都不得破坏或损坏。对学校建筑设施的损毁破坏,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还涉及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其破坏性更甚。

  陈健说:高戎村委会主任陆荣举肆意推倒损毁高戎小学的围墙,一方面其行为的违法性显而易见,他必须承担将推倒的围墙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的责任。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也是对教育的践踏和破坏,每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责任心的人都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三都县的有关部门应依法对陆荣举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和处罚,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示。同时,给农村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们多一些关怀,尽快让学校设施恢复,教学秩序恢复。  

    三都县政府已开展调查

  3月8日,记者将此情况通报给了三都县政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高宏对此高度重视,当即通知了县教育局副局长韦成忍。

  韦成忍说,高戎村委主任在拆高戎小学的围墙之前,并没有告知教育局,为此,作为村委主任的陆荣举应该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关于学生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可能是因为校点布局调整的需要”。

  3月11日,记者发稿时了解到,三都县政府已经安排政府督查室、教育局等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将尽快拿出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新修围墙,还未完工就被推倒

  高戎小学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棃乡高戎村村委附近。

  3月6日,记者来到了这里,学校已是人去楼空,一面五星红旗还悬挂在旗杆上随风飘扬,两副篮球架由于没有了学生的“打扰”,显得异常孤独,操场也成了停车场。校园里没有了孩子们的欢笑和奔跑,十分冷清。但尽管看上去很“萧条”,可学校仍然是这个水族村寨中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教学楼的铁门已经上锁了,教学楼正对面的围墙刚刚抹上清光的水泥浆,但右边长约20米的一堵围墙,已经倒下成为废砖,被用于铺设围墙边上的小路——这是一条老路,并没有新修的痕迹。

  记者费了一番周折,采访了原高戎小学负责人陆玉福。他说为了学生们的安全,上个学期,乡政府石副乡长和羊东中心校杨校长亲自到场,参与了校园围墙规划建设,当时也考虑到了村民可能下一步修路的需要,还特别预留了3米的路面距离。寒假期间,他找到了三都高戎矿业有限公司、丹寨汞矿厂等单位和个人,通过拉赞助,筹了7000多元钱,开始修围墙。

  “谁知道,2月18日,我们的围墙这边还在修,那边刚修好的就被村委主任陆荣举用广播喊来村民推倒了。”陆玉福说,作为一个村委主任,居然以这种粗暴方式破坏校园设施,实在是让人痛心。

  空荡荡的教学楼,践踏了爱心捐款

  围墙被村委主任喊来村民粗暴推倒后,作为高戎小学的负责人陆玉福当即就上报到了分管他们的羊东中心学校。2月29日,羊东中心学校决定撤回高戎小学仅有的1名负责人和1名老师,而原本在这所学校就读的27名小学生全部另寻学校。

  “高戎小学建于1970年,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办学,办学高峰期曾经有5个年级。2009年仍然保留1至3年级,2010年后,为了照顾年龄在6岁半至8岁的幼小孩子,学校决定只保留1至2年级,一共有27名学生在这里就读”。已经在这所学校教书30年的陆玉福对这所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村委主任这一做法“严重践踏了教育的尊严,同时也伤害了我的感情”,他明确表示,之所以这所学校无法办下去了,与村委主任这种不重视教育有关。同时陆玉福说,“如果是一个关心教育,关爱孩子的人来当村委主任,我还愿意回到这所学校教书。”现在天天看着幼小的孩子们天不亮就要起床,走上至少1个半小时的山路,到另外的学校去读书,陆玉福说自己感到很心疼。

  感到很心疼的应该不止陆玉福一个人。记者了解到,2005年10月,美国燃灯助学基金捐款3万元、中国爱德基金会捐款15万元,加上地方的部分教育配套资金,才修建了高戎小学这栋两楼一底、6个教室两个办公室,占地420平方米的教学楼,并于2006年6月投入使用。

  而现在,这栋教学楼已经变得空荡荡,大门也上了铁锁,操场已被村民们停上了马车,这般现状,如果让这两个基金会看到了,相信他们一定会像陆玉福一样感到心疼和失望。

  25厘米的宽度与27个孩子的漫长山路

  村委会为什么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得到了谁的允许?

  陆玉福说,2月17日,高戎村委会主任陆荣举给他打过电话,说村里要修路,但是学校的围墙占了村里的地盘,因此要推掉学校的围墙。“我回话说,这是国家资产,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你要推倒围墙,你和教育局联系。”

  但是,后来经核实,村委主任陆荣举并没有与教育局联系,在没有取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下,就带人将学校新修的围墙推倒了。

  记者在被推倒的围墙处看到,围墙推倒后,村里的道路也仅仅拓宽了25厘米左右。

  这25厘米的宽度,对一条村道来说,也许无足轻重。但是,这25厘米的宽度,“换来”的却是27个孩子漫长的山路。

  曾经在这个学校读书的27个孩子,守着家门口的学校却再也上不了学,从3月1日起,只得步行到距离高戎村5公里远的羊东完小读书。

  高戎村一位老太太对记者说:“学校不开了,可怜我那个孙子哦,7岁的娃娃,天不亮就起床赶路,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早上带去的饭菜都凉了。”其他村民告诉记者,这位老太太是村支书的母亲。

  当天下午,在返回的山路上,记者遇到了结伴行走的两个孩子,他们先前就在高戎小学读一、二年级。两个孩子告诉记者,每天早上5点半至6点之间必须起床,走上一个半小时后,在8点钟上课之前赶到羊东完小上课。他们最怕的是走早时,没有个伙伴,山里的凌晨,有怪鸟在叫,天又很黑,“吓人得很”。

  让家长们更为担心的是,这些7岁左右的娃娃,要独自走那么远的山路去上学,要是遇到暴雨、山洪或山体滑坡,他们该怎么办?那个时候,谁来保护这些弱小的生命?

 
作者: 贵州都市报记者 杨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