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贵州福泉山上觅仙踪(图)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贵州福泉山上觅仙踪(图)
发布时间:2012-05-21        浏览次数:1264        返回列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屹立在贵州省福泉市西南隅的福泉山就不高,抽支烟的工夫就可登上山顶,由于著名道教人物张三丰在武当山得道,在福泉山成仙,为此福泉山可与武当山齐名。

  据传,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张三丰从云南返回武当山途中,见福泉山古树参天,山形奇绝,气灵境幽。山下有形如太极图的犀江自西绕南东流,是修道炼丹的好地方。遂在高真观后空地结茅为庐,建礼斗亭,朝拜北斗,候诏飞生。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丹成功就,与完璞子离开平越(今福泉)回武当山。

  福泉山上最壮观的仿古建筑是张仙祠。张仙祠五斗全彩,金碧辉煌。大殿面积240平方米,正中坐张三丰塑像,两侧有张三丰诗文碑 16通。大殿门前高挂5块匾,正中是明代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鹤鸣题写的“有仙则名”。

 
  张仙祠 (资料图片)

  福泉山和福泉市均以福泉山上的“福泉”得名。可见福泉山上的水之灵气。游福泉山非聚精会神品泉、看井、观池不可。品泉就是品福泉,静心细品,福泉细腻爽口有点甜,一种独特的腻滑舒爽之感在口中呼之不去。相传张三丰就是取福泉炼丹而成。看井就是看草鞋井和日月井。草鞋井形如农家草鞋,传说是张三丰穿着草鞋一脚踏出来的,以后他便在井中洗澡,为此草鞋井又称“浴仙池”。日月井形如太阳和月亮。太阳井传说是张三丰背福泉的一座山到贵定去换来的。月亮井则是张三丰夜晚静坐练功,采月华精气托形而成。观池就是观天池。天池在山顶,大雨不盈,久旱不枯。天池有 4 平方米 ,形如中国地图,传说张三丰就是凭天池纵观天下风云。

  福泉山气灵境幽,古树葱郁。古树之绝当为一对古桂花树。传说桂花树枯死多年,张三丰显灵施法救活此树,因此桂花树被称为“回生桂”。如今桂花树枝茂叶盛,八月花开,香溢全山。游客在花盛之际闭目诚心拥抱“回生桂”,瞬间会诗兴大发,有不写不快之感。

  张三丰精通诗书画棋,在福泉留下诗词近两百首,并作自画像。明永乐年间,平越士绅将自画像刻成画像碑,名《张三丰真人自画像石刻碑》。为展示张三丰的风采和才艺,福泉山建有园林式碑林,《张三丰真人自画像石刻碑》立于其中。176 通石碑镶嵌在花墙上,造型美观典雅。石碑上刻有张三丰留下的诗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描绘福泉山的诗词。

  由福泉山南行 2.5 公里 ,伫立洒金桥上,凭栏东望。百米绝壁上有一天然人形黑斑。乌巾青服,面皙躯颀,手携拐杖,侧身西行,飘然若仙,俨然张三丰影像。人们称绝壁为“仙影岩”。影像旁,有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题“神留宇宙”4 个字,字大尺余,气势飞动,古朴苍劲。迄今 600 余年,字迹仍清晰可辨。

  走进福泉,恍然闯入一个神话世界。不信么?请随我去观赏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西南桥梁之冠”的葛镜桥吧。明代古桥在绝壁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石料方整,工艺精湛,巧夺天工。人们便赋予葛镜桥神秘的传说:

  张三丰得知葛镜两次建桥未成,深为他为民造福、矢志不移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托梦给葛镜,说要在江岸石壁上写有“砥柱”二字的地方下脚,桥才能建成。葛镜顿时领悟,后果然在崖壁上找到朗然醒目、神韵飘逸的“砥柱”二字,于是就在此处下脚造桥。造桥期间,张三丰见工地石料不足,便叫平越每户人家磨一箱豆腐摆在门外,又命土地神连夜将豆腐搬到麻哈江边,由他施法将豆腐点化成石料,在洪水到来之前成功建桥,因此葛镜桥又称“豆腐桥”,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伫立葛镜桥上,可见一蓬古藤飘然垂下,犹如张三丰随身携带的拂尘,一阵风起,“拂尘”飘摇,窃窃私语,仿佛在诉说还未讲完的故事……
 

作者:中国民族报   曾凡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