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9时,今年70岁的杨婆婆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南明河畔一小广场上。她首先把几十个塑料板凳放在一棵大树下摆成圆形,然后把音响设备放在中间。不久,一些中老年人,便三三两两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等着民歌开唱。
“草根舞台”旁,观众如潮
不一会儿,一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中年妇女,手持小型麦克风,开始和对面的中年男子对飙民歌;唱至高潮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市民自发到这里唱民歌,已有20多年历史,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基本上每天都来,还有些家在花溪、平坝、安顺等地的,也会在闲暇时间,抽空过来。”杨婆婆介绍说。
记者看到,广场上类似这样的民歌对唱团体,就有三四家,每家都围了不少观众,其中也不乏年轻人。
家住箭道街的梁老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68岁了,退休8年来,每天到这个广场转转,听听民歌,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侯川川/文 张志红/图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