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中提到的信息,学校确认了地理旅游学院的3名大三女生,伍明秀、代长柳、李双凤就是感谢信中提到的见义勇为的学生。

贵州师范学院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与馨雨父女合影
5月5日18点左右,欧小林的5岁女儿馨雨独自出门在舞阳河边玩耍,从高出水面三米的河坎掉入河中。事发时正好是晚饭时间,过往行人较少。由于馨雨落水的地方是河坎的一处拐角,视线被遮挡,没有人注意到。
而这一情况正好被在此地游玩的伍明秀、代长柳和李双凤看见了,几人赶紧跑到了事发的河坎上,会游泳的伍明秀来不及多想,直接顺着三米高的河坎向下爬。
伍明秀将孩子抱住后,正在船上作业的环卫工人田景峰、杨荣发现了这一幕,立刻划着小船向事发地点赶去。由于伍明秀及时下水救人,小馨雨平安无事。
来源:黔中早报
追踪报道之一
记者手记:“这是一条生命,谁见了都会相救”
女大学生救起落水儿童
“我五岁的独生女不慎落入约3米深的河中,恰好贵校伍明秀等三位女同学经过……由于同学们见义勇为,我女儿平安获救……恳请学校转达我们全家的感谢。”5月9日,贵州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来自镇远居民欧小林寄来的感谢信。
对于信中提到的三位学生救人一事,学校此前并没有得到信息。为了及时了解事情的原委,学校专门派人前往镇远实地了解。
“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救人是出于本能”
根据信中所提到的信息,学校确认了地理旅游学院的三位大三女生,伍明秀、代长柳、李双凤就是感谢信中提到的救人学生。
由于三位同学均在外实习,因此学校首先通过电话向她们了解情况。在电话中,三位同学对于救人一事不愿多谈,只表示是在镇远结伴游玩期间看见有小孩子掉入河中就进行了救援。回到贵阳之后她们并没有伸张,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工作。
当学校提出希望三位同学能够回到学校,以便更好的对救人一事有进一步的了解时。三位同学一再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救人是出于本能。出于对学生意愿的尊重,学校决定派人赴事发地——镇远县,进行实地了解。
“抓住了,千万不要放手”
“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孩子他妈在上海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两次,平时都是我一个人照顾,如果这次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交待哟。”尽管离事发已经过了好多天,可欧小林回忆起女儿落水一事时仍是心有余悸。
5月5日18点左右,欧小林的五岁女儿馨雨独自出门在舞阳河边玩耍,从高出水面三米的河坎掉入河中。时值雨季,河水的深度也有三米多深。当天正是农历传统立夏,镇远有着过“立夏节”的传统,加之事发时又是晚饭时间,因此过往的行人较少。由于馨雨落下的地方又是河坎的一处拐角,视线被遮挡,没有人注意到一位五岁的小女孩掉了下去。由于年龄太小加之受到了惊吓,小女孩已经不能叫出声音,只能在水中无助地挣扎。
幸运的是,正在此处游览的伍明秀、代长柳和李双凤正看见了,三位女生赶紧跑到了事发的河坎之上,会游泳的伍明秀来不及多想,直接顺着三米高的河坎向下爬。
“那个女学生胆子真大,即使是会游泳的人,随便下到三米深的河中也是很危险的。”目睹伍明秀下河救人的方其祥说。
当天下午,方其祥跟平时一样,坐在舞阳河边垂钓。突然,他看见不远处一个女生正在顺着河坎向下爬。由于河坎太高,而且没有任何攀爬的地方,伍明秀没能顺着下河,而是摔了下去。见此情形,方其祥马上跑到事发的河坎处,这时他看见摔入河中的伍明秀,调整了一下身体,游向水中一个正在挣扎的小孩。
“我看见她抱起小孩我才知道原来她是下去救人的。”方其祥说。这时伍明秀已经一只手把小孩抱在怀里,同时另一只手抓住河坎,艰难地使自己不要沉下去。由于河坎是九十度的直角且高出水面三米,据最近的一处上岸码头又有几十米的距离,因此伍明秀只得一手抱着小馨雨扶着河坎泡在河里动弹不得。
“你要抓住,抓住了!不要放手,千万不要放手!”站在河坎上的方其祥一边叫伍明秀坚持住,一边向河对面远处的一艘打捞垃圾的小船呼救。与此同时,代长柳和李双凤也焦急的在岸边守护着同伴,并且一同大声呼救。
“那边好像有人落水了”,此时河对面有人注意到了对面岸堤上的呼救。正在船上作业的环卫工人田景峰、杨荣立刻划着小船向事发地点赶去。田景峰说,由于是河坎的拐角处,一开始只能看见河岸上呼救的人,划到河中央才看到一名女子抱着一个小孩抓住河坎的岩壁上苦苦支撑着。田景峰和杨荣立刻将小船小心翼翼的划至伍明秀身边,这时,伍明秀先把怀中的小馨雨递给船上的田景峰,然后已经在水中坚持近二十分钟的伍明秀被拉上船。
“把那个女生拉上船的时候,我感觉她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田景峰说。
“感激她一辈子”
“这是一条生命,谁见了都会相救。”尽管已经不记得这句话是三位同学中的哪一位说的,但是馨雨的二叔公金文华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事发当天,金文华和欧小林以及其他的亲属闻讯赶到了现场,当他们看见小馨雨平安获救后,对伍明秀等同学充满了感激。看见伍明秀因为下河救人,连鞋袜都来不及脱掉,他们立刻将三位同学请到了家里,给伍明秀重新购买了新的衣服鞋袜,并且给予了热情的款待。在此期间,欧小林一家才了解到,几个女生是来此旅游考察的贵州师范学院地理旅游学院的大三学生。在吃过晚饭之后,三位同学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宾馆,在欧家人的一再要求下才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并答应,明天还留在镇远。不过伍明秀她们并不想“麻烦”欧小林一家,第二天一早便悄悄地离开了她们所住的宾馆。
发现伍明秀一行悄悄“溜走”的欧家人立刻赶到了火车站,找到了伍明秀一行,尽管再三挽留,三位同学还是坚持着要回贵阳。见实在挽留不住,欧家人只好“抢”过三名同学的身份证,记下了她们的名字,最后才将三位同学送上了火车。
送走了三名同学以后,为了表达对伍明秀她们的感激,欧小林以全家的名义向贵州师范学院寄去了感谢信,以感谢她们的救命之恩。
伍明秀回到贵阳后继续着自己的实习工作。直到现在,贵州师范学院知道伍明秀一行在镇远救起落水儿童的老师和同学仍然寥寥无几。她并不认为自己做的事需要很多人知道,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欧小林说,伍明秀就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伍明秀的相救,或许那天下午就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女儿了,他们全家对于伍明秀的感恩和感动会永远记在心里。
截止发稿时,记者仍然没能当面采访到伍明秀、代长柳和李双凤。
追踪报道之二
记者手记:对话救人英雄伍明秀
个子不高,身材瘦小,披肩长发,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这就是我初见伍明秀的印象。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女生能在镇远深达三米的舞阳河中救起一个落水儿童。
伍明秀的家乡就在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区附近,她所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她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一名导游。提起家乡,伍明秀饶有兴致的向我们介绍起了黄果树的风景,并且还提出我们可以去她家做客,她来给我们当导游。
说到5月5日那天她和另外两位同学在镇远游玩并且救起落水儿童时,她淡然的说,自己只是恰巧路过看见就下河去救人了。她还说,如果别人遇到这种事情时也同样会出手相救的。
回忆起那天救人的场景,伍明秀说,当时她看见小女孩遇险,生命垂危“如果那个小女孩在呛几口水恐怕就沉下去了。”作为同行中唯一会游泳的人,伍明秀来不及多想就顺着三米高的河坎往下爬,岩壁太滑,手抓不住,一下就摔下去了,还好,孩子离她不是太远,很快就抱住了。
一只手紧紧抱住落水的小女孩,另一支手紧紧抠住岩缝的伍明秀很快发现自己已经动弹不得了。由于河坎高且垂直,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爬上去,在哪里能上岸?有多远能上岸……
这时的伍明秀已经不知道岸上的人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了。世界仿佛只剩下她和紧紧抱着的小女孩,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不要沉下去。
“不行了,没力气抠住,要沉下去了。”有那么一刻,在水中苦苦坚持的伍明秀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了,她甚至觉得非但救不了人,自己也要永远的留在镇远了。
不过求生的本能和理智很快占据了上风,水中的伍明秀还是咬着牙死死地抠住岩缝,直到一条小船划到身边,她们才成功的脱险获救。在船工的帮助下把小女孩托上船的那一刻自己彻底没劲了。
现在伍明秀已经记不起那天在河中坚持了多久,只是觉得“很难熬”。不过有一个细节她却一直记得:在她抱着小女孩在河中坚持的时候,她看见怀中小女孩的两只小手也紧紧的抠住岩壁。小女孩眼泪不住的往下流,可却哭不出声来,看上去吓坏了。“别怕,会没事的。”尽管当时的自己毫无办法,可她还是轻声地安慰着小女孩。
“英雄”是这几天知道伍明秀勇救落水儿童事迹时人们给予她的称谓,每当伍明秀听到别人称呼她为“英雄”时总会感到难为情,并请别人不要这样称呼自己。“我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农村那种互相帮助的淳朴劲儿一直影响着我。当时我下河去救人,只因为我会游泳。现在回想起来会后怕,但是不会后悔,因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小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沉入河底。”
当伍明秀在镇远救人一事在学校传开之后,不少人都对她的行为表示赞扬。伍明秀说:“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谢谢大家的关心。”她说,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让她感到受宠若惊,感谢大家对她的鼓励和关心。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伍明秀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感悟,她说:“我觉得人生有太多的意外了,明天会发生什么这是我掌握不了的,但是我会珍惜眼前的一切,过好每一天。”
(党委宣传部 大学生记者团/石洋)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