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第一时间的约访,都被婉拒。理由很简单,“与国内前几位相比,我们才是人家的零头,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姜伟还热爱围棋和赛车,他的围棋队和车队都成为业界的劲旅,百灵围棋队在实力雄厚的围甲比赛中拿到“五连亚”,百灵车队更是成为中国汽车拉力赛冠军的常客。因此,体育记者就有了机会。几个男记者约了几次未果,李丹几次电话搞定。面对“情何以堪”的男同事,善结人缘的李丹说,“我给他说,我们老总也是一女的。可能女性的弱势地位,让人不好拒绝吧”。这个理由,我也接受。
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伟
时间:2012年6月4日
地点:贵州百灵“阿一鲍鱼”酒楼
应邀嘉宾: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伟
4月份约姜伟的时候,正是上市快两年的“贵州百灵”要发布年度报告。据说这一时期的相关人物亮相、新闻报道,证监会和公司,都有严格规定和限制;真实的原因是我猜测的,百灵在贵阳自己的物业“百灵阳光”里,搞了个“阿锋鲍鱼”。资方和管理团队那两天有点“混战”,酒楼正在歇业,姜伟大约在处理“内务”。后管理团队撤走,改为“阿一鲍鱼”。我们的访谈,就约在了那里。
实空:首富的财富
一个企业,只要有相当的规模和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区域影响人生活的话题,是不会不被纳入专业财经视线的。这个就叫身不由己。
6月4号是周一,约好中午12点见面。11点半,请了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采编例会的“早退假”。姜伟从安顺来电,说来了家医药行业的杂志,大老远从广州来一趟,大约会耽搁一会。就推迟到了中午一点。在阿一鲍鱼三楼的一间房里刚坐定,姜伟就到了。我诧异着车速之快,李丹见怪不怪地说,劳斯莱斯幻影嘛,当然快喽。
未及寒暄,姜伟径直到洗手间去了,出来搓着手说,赶急了点,没来得及。我说可以理解,我紧张时也爱上洗手间。
随行的百灵办公室主任小声问道,是安排还是点菜?姜伟说当然是点菜,让把菜单拿来他点。我说吃饭事小,聊天事大。如果抓紧时间,就按我们的提纲“照方抓药”;如果逮啥聊啥,是更好的即兴访谈。姜伟说,还真不太习惯提纲。比这个更不习惯的,是面对电视镜头,“晃得人直犯晕,大脑一片空白。”
姜伟曾当选过2006年度贵州都市报举办的公益活动“都市年度人物”。在颁奖典礼上,人堆里的姜伟,显然不太习惯闹哄哄的仪式场面,整个过程沉默寡言。
自然直奔“财富”开聊,迟来的问题是:胡润百富排行榜的准确性如何?姜伟说,这个百富榜单,基本依据就是上市公司市值,一般只会少于和等于企业实际财富,应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
坊间还有一说,就是贵州真正的首富,应在地产领域。姜伟虽涉足地产,但药业还是主业,那当上“贵州首富”,又是什么感受呢?姜伟说,这个座次最好每年都有变化,至少说明这个地区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首富”没什么不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银行都很看好企业预期,很喜欢把钱给你。“但各种税费、赞助,不是也争先恐后找上门来?”这是从别的“财不露白”的企业家口中常听到的说法。姜伟不以为然,“纳税要照章,赞助也得自愿。社会还是越来越依规矩行事”。
大飞:百灵造飞机
靠药品销售积累了第一桶金,又靠中药产品创业并发家的姜伟,一句话让我们很惊奇,“我要造飞机!”
1968年,毛主席一句话,“三线建设要抓紧,要赶在战争的前面”。
6岁的姜伟就随父母从哈尔滨来到安顺。直奔的是深山沟里的“军工企业”。父亲做的,就是和飞机有关的东西。“小的时候就是带着造飞机的梦想过来的,”姜伟说。
将近半个世纪后,战争没打起来,和平成了主基调。到2015年,中国会开放低空领域,民用航空会很有“席位”,安顺几十年的根基,顺势就可成为贵州航空航天制造基地。这个机遇,对姜伟来说,有点时空穿越感,仿佛回到童年。
从2012年年初开始,征地、施工、建厂,目前由百灵独资成立的“祥和飞机公司”已经有了成型的试验产品。引进的产品是巴西“阿莫特”机型。“前不久还有样品展出,你没去参观吗?”只好承认,多数展览我都不会去参观。如果不是采访他也不知道,飞机这么快就有了“贵州造”。对百灵来说,实在是有点“战略性转移”、“跨越式发展”。对姜伟来说,父辈的付出,也许就是为了今天回报他的肩上,更适用一句话,叫“缘份天注定”。
百灵主打的,当然还是药业。1982年,从中医学院毕业的姜伟,当上了一家三线军工企业的药剂师。时代不同了,姜伟与父辈们的“从一而终”显然更是不同。1989年辞职,以租赁的方式承包了安顺制药厂,当年就扭亏为盈。索性把利润全部投入发展,不到10年,跻身贵州药业的一线行列。
“贵州百灵”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姜伟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平台不同,眼光也就不同”。上市带来的“众目睽睽”效应,会让人由不得的加快发展的步伐。姜伟说,这一点上他保守了点,不然应该更早一点。
百灵药业,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民族药同时也是苗药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广为人知的产品是咳速停糖浆和胶囊。“平民药品”是维C银翘片。2011年一年,百灵收购了5家公司,8个有专利的苗药产品。在成熟的营销网络下,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康妇灵可望进入“亿元产品群”。
让姜伟谈兴渐起的,是治疗乙肝的新品“Y101”。科研方开口报价3000万,姜伟一分没有还,成交。用姜伟的话说这“真的是好东西”,绝对物有所值。一是中国乙肝患者群的巨大,再是产品的疗效大而毒副作用小。目前已经完成了动物试验,长毒观察正在进行中,预计七八月份就可完成临床前的所有工作。如果研发成功,“Y101”带来的财富将不可估量。
另一个产品叫“爱透”,吃饭时上了几瓶,感觉味道有点在苹果菠萝之间,不同之处是属胶原蛋白系,应在保健品之列。算是公司的又一发展路径。这个产品据悉会是
章子怡代言,让我想起的一个细节是:百灵创办之初有个产品叫“泻停封”,刚好和正在当红的港星“谢霆锋”谐音。从泻停封到章子怡,也算是历史性跨越吧。
二连星:赛车与围棋
“玩家姜伟”,也许名头并不逊于“首富姜伟”。玩出点名堂的,当然首推车队和棋队。动静在天壤之别的两个项目,其实极有相通之处。
每一个企业家都会遇上困难。从“励志”的角度上讲,也需要从百折不回、坚持不懈的故事中,让姜伟这样的成功人士,为创业者作一点榜样和示范。
让人再度意外的是,姜伟想想说,还真没有遇上什么困难,一切真的都挺顺的。“有篇报道说,我刚创业的时候,一个黄挂包,内装几个馒头,忍饥挨饿,一心只想工作。那不是扯淡吗!”有人总是苦大仇深,有人一直无限甜蜜;有人咋想都是别人欠着自己,有人凡事觉得对不住别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大概就是人生观的不同。问题从来没有现存的答案,但这才是与众不同的答案。
赛车看似感性。风驰电掣的时候,人反而会格外冷静,甚至心平如镜;围棋看似理性,其实极富想象,静如处子的时候,也许正是翻江倒海,生死攸关。动静相益,对做企业的人来说,是难得又应该具备的素质。
况且醉翁之意不在玩,而在宣传。李丹问,“用于直接的广告宣传和间接的车队和棋队,哪个的效应更大一点呢”?
姜伟立马露出了“玩家本色”“谁爱计算那玩意呢,何况根本算不清楚,反正都很有用,又很好玩”。我问两个队每年的花销,姜伟一点不含糊地一一道来,“车队每年大约2000万;棋队每年原来几百万,‘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今年开始以后,光这个比赛每一届的投入便将近1000万。”
车队的成立有点偶然。“贵州车王”魏红杰玩车上瘾,有天拉着姜伟来到赛车地,让他见识一下“电视上才有的拉力赛”。赛车风驰而过,轰鸣直撞人心。赛场边的姜伟与魏红杰,目光刚好碰到一起“整一个车队如何?”魏红杰问,姜伟想了想说“那就整一个”。
围棋的故事就要长点。用姜伟的话说,他基本上是“自学成材”,但专注又有悟性。如果非要说出个“启蒙老师”,应该是大学同班同学王化龙。让9子,持平,超过;基本就成为他见师就拜,潜心学习,慢慢超越的“成长模式”。姜伟说,做上了就要做最好的,当然适用于所有领域。但看上了就对上眼,并且从此不离不弃的,“唯有围棋”。
问及最喜欢看谁下棋,答是“李哲”。请教“本报围棋大腕”副总编辑陈滔,说李哲是2010年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最具价值棋手”,特点是出手快,棋风奇,极具观赏性。之前请陈滔拟两个有关围棋的问题,以弥补我的无知。陈滔懒洋洋地说“太小众了吧?”姜伟的回答有点异曲同工“真有那么多人关心这档事吗?”棋手之意,还真只在棋。
还是有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姜伟的“业余七段”水平。我想当然就问,“是不是你对中国围棋的特殊贡献,中国棋院特别授予的?”
姜伟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如果非得要个名分,他们会给我授“十”段。但我的实力就是七段。”
我也开始较真起来“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业余棋手中,你的围棋水平,除了顶尖的几个,应在一流之列?”姜伟好象有点生气,“当然肯定,是一流的!”
姜伟很多时间都在安顺度过,上班下班,姜伟说他的生活与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但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来下棋,上弈城网。李丹问“网名是什么?”姜伟笑着说,那不能说,个个都来找我下怎么办。
请姜伟概括一下与围棋的关系。姜伟一点不犹豫就说,“我以此为生。”
双活:盈亏之间
同行的办公室主任说,公司里都知道,董事长不能去谈生意,从来就不会还价,全都是亏的。但怪就怪在,小处的吃亏,换来的却是公司整体的天天向上。对此姜伟的解释是,“和我搞的都赚钱,因为我生怕别人不赚钱”。
两点开始上菜。李丹之前告知,午餐由我们买单,姜伟说,这哪能呢,在自己的酒楼还这样,就见外了。也许是真有点饿了,更可能是每只售价688元的鲍鱼,计入的是“百灵成本”,那天的“南非12头鲍”,味道真的很好。话题更是轻松起来。
合作的诚意,肯吃亏的德性,对生意的超好直觉,让姜伟倍有人缘,合作面也因此而广泛。百灵入股贵州银行(原安顺银行)是在几年前,银行业还没有现在这样风生水起。但就是熬得过“静静的顿河”,才得到了奔腾的大江。姜伟承认,房地产和金融,目前是公司最赚钱的项目之一。
这样的前瞻性,其实贯穿在姜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步。与贵州益佰的叶湘武、贵州信邦的张观福一样,姜伟也是从医药商业开始。却在适当的时机,都转战战场,由销而产并适时上市。与叶和张不同的是,姜伟开始涉足房地产、金融、酒店、餐饮、白酒,还有航空航天。
“目前餐饮是亏损的,单是刚刚撤离的阿锋鲍鱼,一年的亏损就在1000万元。”姜伟的话让我吃惊,当时的阿锋鲍鱼生意很好,天天客满,为什么还会亏损?姜伟开始算帐,“光装修我们就投入1个亿,加上折旧、银行利息、人力资本,我还没算物业呢,如果算上1.5个亿的房产,这本不知怎么亏呢!”但是姜伟依然要做最好的,现在的阿一鲍鱼在装修和菜品上档次更高更好。而且他说,在装修上我们花了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只花了5000万对外说是一个亿。
预计大亏的,是在安顺投资希尔顿酒店。这个全球知名品牌,竟然同意在贵州安顺这样的三线城市“落户”,可能在全球也没有这样的个案。15万平方米的酒店,姜伟预计要投入10多个亿。不管从经济、客源哪方面来分析,酒店亏损是一个能预见的结果。为什么明知亏损还是要做?姜伟的回答是:“我很喜欢酒店,特别是好的酒店。”姜伟还有另外的理由,“安顺是个旅游城市,需要一个好的酒店,我一直想给安顺盖个好酒店。当然,朋友来安顺,没个像样的酒店给他们住觉得挺没面子的。”姜伟盖豪华酒店的理由“于公于私”都有。
作为一个企业家,姜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灾区、公益事业等捐赠经常都不会落下百灵的名字。每逢大型活动,姜伟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在民族运动会组委会工作过的李丹说,这一项,百灵拿了1200万。
就没有一时冲动的时候?姜伟笑着说,当然有。“有时对路的人一振膊,我就亡命往前冲;到一半时会觉得有点不对劲,但说过的话要算数,不管咋亏也得认”。
李丹也说,每“整”一个项目,姜伟的职责好象只是“把握大方向”,对合作者是用人不疑,绝对放心。车队的魏红杰,棋队的张葵,都极有“话语权”。
双:关于“钻石王老五”
我决定把问题朝严肃认真方面引导,但好像还是不对,“你不会是抱定了独身主义吧?这可是资源浪费”。
姜伟的百灵,还与别的家族企业有点不一样。家族企业易有的“内耗”,至少也从没听说。姜伟控股百灵52%,加上母亲张锦芳和弟弟姜勇的股份,不太广为人知的是,“姜伟家族”还跻身“中国生物技术富人榜前10强”,以72亿的资产列第8位。在2011年贵州百灵年度报告中,三个人被称为“一致行为人”。母亲只持有股份,并不参与公司事务。
在同一报告公司管理层一栏,有不少人毕业的院校是贵阳中医学院,和姜伟同出一门。有不少人是过去安顺制药厂的同事,合作应有10年以上。倒是偶从合作方听到的是,好像个个和姜伟都是“哥们”。
大事一律董事会议定。对于各种会议,姜伟坦言“都不喜欢,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但非参加不可的也“迅速到位”。目前自愿参加的,也就只剩下董事会了。
在公司自然是绝对权威。多数时候不怒自威,也有脾气上来的时候,一阵暴发。
“就没有你自己错了的时候,发火发错的时候,你会内疚或道歉吗?”我以己推人。
“我一定有道理的,一般也不会向普通员工发作。在哪个位置,就该有哪个位置的能力和操行。做得不对还不讲,就不会有提升”。
“那能不能这样理解,你是个不会道歉的人?”。
姜伟笑了,“好像是这样,但我从不后悔,因为发火都是有理由的,前提是我自己尽量不出错。”
吃到尾声的时候,谈话也接近结束。我和李丹不约而同对看一眼,同时想起了那个“绝对隐私”的话题。
姜伟“钻石王老五”的身份,其实是贵州人都知道的“秘密”。李丹设计了个中规中矩的问题“请问你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看法?”此时来问,未免傻帽。好端端的财经面对面,也不能向娱乐版靠近,我打定主意,放弃这个问题。
“请问姜董,您有孩子吗?”
摄影记者刘婷婷,本是个80后少言女孩。一出口“语惊四座”。
姜伟老实地说,“没有,我还没成家”。70后的李丹终于逮住了机会,“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我刚才想问的是,你晚上一般和谁吃饭呢?”姜伟看上去保持了基本礼貌,“回家吃,家里请了阿姨”。看出李丹有点尴尬。姜伟面带笑容补充说,上班下班,我和你也没什么不一样。
姜伟沉默片刻,对着虚空说,是我性格有毛病。谁跟了我就害了谁。
大家一时沉默无语,还是婷婷了得,“那你养不养小动物呢?”大家共同放声大笑。采访在笑声中结束。此时已是下午四点。
姜伟认真地到门口送行。我很想说,特别能够感受从采访开始到结束,他的完整的诚意,言谈极具幽默和个性。好像稍嫌肉麻,还是没说出口。
(注:实空、大飞、二连星、双活、双俱为围棋术语)
文/贵州都市报 孙雁鹰 图/贵州都市报记者 刘婷婷;贵州都市报记者李丹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