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线:贵阳市内乘坐19路公交车达到南郊公园大门口,转乘面的或摩托车即可到达
贵阳南郊密林深处,有一个闹中有静,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地方。幽静的小车河缓缓地流淌在密林山间,这里,有一个茅草坝画家村。画家村里,有一群热爱艺术,坦诚、朴实的“村民”。“村民们”用画笔,深情地描绘这块哺育自己土地上的四季色彩,画面透着时代的芳香。

5月12日下午,茅草坝画家村在南郊公园储壁文化基地举行落成典礼。我省美术界及社会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了仪式。

茅草坝画家村是众多艺术家自发组成的一个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贵州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经过实地考察后,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贵州分部于去年起先后组织画家30余人在贵阳南郊公园写生创作。优美的风光和安静的环境,吸引了画家,萌发了在此创作发展的希望。

茅草坝画家村现有工作室30多间,展厅1000多平方米。首批入住画家32人,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室兼展示厅,他们的作品有了对外交流、交易的平台。目前,画家村艺术委员会正积极与地方政府、画廊、企业,以及拍卖公司合作,让画家们的作品走入市场。

在画家村1000多平方米展厅里,展示了画家们创作的人物、风景、静物等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及收藏作品500余件。

茅草坝画家村的落成,有效地促进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贵阳南郊公园密林深处,有一个茅草坝画家村,自今年5月12日成立以来,目前汇聚了我省各地40多名画家,年龄都在50多岁。“玩赏艺术”、“群乐艺术”、“草根艺术”、“平民舞台”……这些都是“村民”们平时说最多的词汇。
茅草坝画家村创建发起人之一冯志强表示,自己一生都在与自己喜欢的画布打交道,“我们这帮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画画。”
黄筑开早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来进入商界打拼,如今时隔30多年也因茅草坝重新拿起画笔,在南郊山顶寻求心灵寄托。目前他和其他“村民”一道努力,将茅草坝打造成绘画创作的“草根平台”,吸纳更多的省内外画家入驻画家村,通过画笔、颜料绘出精品。
“卖画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期望能以画为媒,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开展‘艺普教育’,把茅草坝变成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草根舞台’。”茅草坝画家村“村长”宋筑荣说。
着名作家王大卫在他再版的《最后的纸质图书》一书中,专门提到茅草坝画家村,写到“有理想、追求在、有坚韧、真诚在。”
来源:贵阳晚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