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午,记者赶到眉井村龙山组,当地村民称,“毛毛虫”啃食了村民的大片庄稼。
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一片包谷地里,数十平米的玉米叶子被啃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走近一看,原来是成百上千的小虫在蠕动。小虫头呈红色,身子呈黑色,长约两三寸。虫子爬到草木尖上,嘴巴疯狂地啃,被啃光的玉米就只剩下茎干,现场还留下黑色的粪便。
据眉井村村民黄金介绍,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20余天,附近约10公里范围内的玉米、高粱、辣椒、蔬菜等绿色植物,都被“毛毛虫”糟蹋了。
村民们初步估算,龙山组100多户人家,玉米受灾近百亩,高粱受灾50多亩,牧草受灾200多亩,蔬菜受灾百亩。
“毛毛虫”还闯入民宅
“不仅糟蹋庄稼,它们还闯入我们家里。”村民们说,一到午间,成批的粘虫大军便冲出田地,沿着公路爬到阴湿的地方“乘凉”。公路边、房屋周围黑压压的一片。“胆小的村民还不敢路过。”村民杨益松指着公路上的斑点说,这些是虫子的死尸,都是被汽车碾死或压死的。
村民万朝辉的两间杂货铺,处在公路边的田地边上,他这里是“毛毛虫”大军首当其冲的袭击对象。记者看到,杂货铺的外墙四周,洒满了石灰粉末。万朝辉无奈地说,这些石灰粉是用来对付毛毛虫的。“一到中午,就开始往屋里爬,石灰粉根本不管用,墙壁上沾满了虫子,成群结队用大扫把去刷,虫子直往下掉,但一会儿又爬上去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虫子还上楼“侵占”卧室。村民杨思恩气愤地说,他家卧室在3楼,但是虫子居然翻墙越户爬到3楼的床上去“睡午觉”。更有甚者,虫子还会爬到饭菜里,对日常生活确实造成严重影响。“揭开甄子,十多条虫子爬在里面,恶心死了。”
大批农作物被啃得精光
村民们担心,万一小孩不懂事,单独在家时,吃了被虫子污染过的饭菜,出现中毒等现象怎么办?”
相关部门已喷药杀虫
据黄泥塘镇畜牧兽医站人员杨西友介绍,这是粘虫。
粘虫俗称行军虫、剃枝虫或天马,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玉米及禾本科等绿色植物。幼虫有6龄生长周期,1至2龄幼虫怕光,主要集中在植物心叶危害,3龄后食量增大,4至6龄进入暴食期,受害水稻、玉米等作物叶片被全部吃完,只剩光杆,严重时导致作物绝收。其转移速度快,一块地打药,它可转移到邻近的地块继续危害。
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所致,由于近期雨天和晴天交替出现,形成强对流天气,利于粘虫繁殖。
杨西友说,粘虫是可以防治的,采用刈割草木、喷洒农药等方式进行控制,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农药都可对粘虫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根据镇里的统一安排,已经安排村民进行喷洒杀虫。
同时,希望村民不要惊慌,要进行群防群治,减少对庄稼的损失。
贵州都市报记者 张仕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