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玉生(中)
仍然身着蓝色T恤,只是头发盘了起来……王传芬仔细地看了看,“没错,你就是车上那位帮助我的大姐!”昨天上午,在海尔大道旁的一处小巷,公交驾驶员王传芬终于见到了被人们称为“最美女乘客”的郑玉生,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喜极而泣。
“大姐,你的病好了吧?一直想打电话问问,可又不知道你的号码……”“那天你到大连路做什么?也是看病?查出什么病没有?”两人手拉着手,相互关切地询问着。
寻找好心人
7月11日下午3点左右,忠庄开往茅草铺方向的市公交公司11001号10路公交车,当车行驶到大连路时,驾驶员王传芬突然感到头晕、四肢发麻,就在公交车失去控制之前,她硬撑着把车停稳,确保了30多名乘客的安全。
王传芬病倒后,得到了七八名乘客的关心,并将她送到了邻近的遵义航天医院(本报13日曾作详细报道)。事后,王传芬说,“现在,我唯一牵挂和忘不了的就是在我发病时,对我实行救助的好心乘客,尤其是背我去医院的蓝衣女子!”
帮助王传芬的蓝衣女子到底是谁?市公交公司为此根据公交车上的视频监控专门制作了“寻找蓝色身影”的光盘,向省市媒体散发,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找到蓝衣女子等可爱的人。
7月19日,本报以显著的版面作出“她是王传芬,而她是谁?”的报道。与此同时,遵义电视台、遵义人民广播电台、遵义日报等媒体也同时报道了相似内容。寻找蓝衣女子的行动在全城展开……
“背篼”郑玉生
19日下午,一个电话打进了本报公布的寻人热线,“我知道你们要找的那个人,她叫郑玉生,就住在海尔大道这边……”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十分兴奋,期望尽快能够见到她。对方说,“她在遵义当‘背篼’。”
上午九点,在海尔大道一个小巷的角落,记者见到了已经背着背篼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的郑玉生夫妻俩,“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来,出去看能不能找到点活……”
两人都是道真自治县人,到中心城区已经十年了。丈夫冯育会说:“我基本上天天都买《遵义晚报》,你们13号报道的那天我就晓得你们在找我爱人了……”“可是,这点小事也没有什么,换做哪个,都会这样做的。”郑玉生打断了丈夫的话,“要不是陈裁缝,你们也找不到我,我现在最关心的是那个驾驶员的身体好了没有?”
陈裁缝是海尔大道状元路一个做窗帘生意的。19日那天,他看到了本报的报道,而那时,郑玉生正好从附近经过,“你过来,过来!”陈裁缝把郑玉生喊了过去,“我看报纸上找的这个人是你!”得到证实后,“最美女乘客”终于浮出了水面。
“前几天我们就晓得救人的乘客是郑玉生了。”在郑玉生的出租房里,房东李友珍说,几天前,她正在看中央电视台,突然,一则遵义的新闻吸引了她,“电视上不是你们两娘母吗?又是帮人揉手、又是背人的……”“这两个人,做了好事还不说哦!”
救人者原来也是病人
“人家都说我的名字像个男人!”朴实的郑玉生一口地道的道真话,那天,其实我也是去医院看病。
郑玉生向记者讲述了7月11日的经过。当时,她带着两个孩子准备到茅草铺的遵义中医特色专科医院看病,上了公交车后,一直站在后门的位置。当车到大连路夏家湾时,突然有人说,驾驶员头昏,乘客换车走。“我当时和大家一起下了车,可是,下车走了几步,我突然想,要是大家都下了车,驾驶员怎么办?”
“当我返回车上时,看到有三四个人正在问候驾驶员,并且给公交公司打电话。再一看驾驶员,发现她的手不停地痉挛,看上去十分痛苦。”郑玉生说,“我马上开始为驾驶员揉搓双手,可是忙不过来,于是,我又喊女儿揉搓阿姨的另一只手。”郑玉生的女儿今年只有12岁,在海风井小学上五年级。
郑玉生说,再后来,公交公司另一个驾驶员赶来了,大家一起把病人抬到了车厢里。“帮忙的不是我一个人,还有五六个呢!”郑玉生说,公交车开到医院附近后,准备把病人送到医院时,有人说,“让男的背,男的背。”可是,郑玉生发现,车上的男乘客年纪比较大,“平时我都经常在背东西,让我来……”背着王传芬的郑玉生一路小跑着进了航天医院。
“当时,我还不知道我是啷个病。”郑玉生说,后来,医院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喊我以后少背重物,“如果让我再做选择,我还是会背王传芬的,毕竟,那是在救一个人的命咯嘛!”郑玉生朴实的语言中充满着坚定。
昨天,市公交公司向郑玉生赠送了一面写有“最美女乘客”的锦旗。看着年龄相仿的王传芬和郑玉生,有人说,“我看你们两个有缘,有姐妹缘,是公交车让你们有了这个缘分!”王传芬紧握着郑玉生的手说,“你的好心,会让我们结下一生的缘分。”
遵义晚报记者 李光伟 实习生 王梓炀 周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