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贵阳市少年帮派“白虎帮”落网记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贵阳市少年帮派“白虎帮”落网记
发布时间:2012-07-31        浏览次数:2291        返回列表
         通过一低龄团伙,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征和趋势

  近日,金阳公安分局阳关派出所打掉一伙长期在210国道沿线对中小学生实施抢劫的青少年团伙(“白虎帮”),其中五人被刑事拘留(贵阳晚报曾报道)。目前,贵州省青少年团伙犯罪活动呈现何种特征和趋势?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否“可防可控”?昨日,记者对贵州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胡月军进行了采访。

 

较低的文化水平和淡薄的法律意识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资料图片)
 

  >>揭密低龄团伙  

  号称“六大冥王齐下凡”  

  涉案六人籍贯分别为黔西、印江、毕节、贵阳市金阳新区,年龄在14岁至16岁左右。从事抢劫中小学生的行为长达半年多。

  今年初,这伙人成立了“江湖帮派”,取名“白虎帮”。该团伙为首的小海(化名),年龄16岁,他自封为“白虎帮”的“大帮主”。六名主要成员一一排定“座次”,号称“六大冥王齐下凡”。

  “白虎帮”还立下了帮规:打架先通知“大帮主”,尊重上面的老大,各自带的小弟每天交2元钱给老大,每个月29号统一收取;对于老大的话要无条件服从。另外,六人之间互不打听对方的家庭住址和租住地,通过手机、上QQ的方式联络,在固定的“黑网吧”和球场见面。

  除了自己的姓名外,为首的小海还给其他人起了绰号:“小马”、“西红柿”、“氨基酸”等等。在210国道沿线阳关辖区的中小学内,小学生们都知道这些人“很凶狠”。   

  民警:“幼稚、不懂法”

  在案件的分析阶段民警发现,六人当中除一人是在校学生以外,其余五人均过早辍学,原因是“读不进书”。

  六人当中有一人父母离异,较早走向社会;其余五人的父母分别在扎佐、金阳等地打零工、卖菜、开小卖部等,平时缺乏家庭管教和关爱。民警在联系嫌疑人的家长到派出所配合调查时,甚至有家长称“你们想咋处理就咋处理,叫他去死都行,反正我不管。”

  在派出所里摆着几瓶染发剂,这些东西都是“白虎帮”成员身上搜出来的,原因是“要统一染成黄头发。”

  7月13日当天在小海家中进行搜查时,民警从床板下搜出三把崭新的管制刀具:一把1.2米长的“管子刀”,锋利程度足以刺穿人的身体;两把半米多长的“弯鲨”。小海的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家中藏有这些刀具,“当场被吓了一跳”。

  “幼稚、不懂法、目空一切。”这是刑侦中队长王令彬对嫌疑人的印象。在交代案件的过程中,这些少年几乎个个都宣称“如果要打架,随随便便都能拉来100个人。”同时还称自己认识的某某是江湖上的“扛把子”。小海被抓当天,还曾给哥哥留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网络游戏的密保和账号,叮嘱哥哥“帮我把‘财产’管好。”  

  “不良团伙是恶之花”

  王警官向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忧:“过去是小偷小摸,偷点铜线、扣件去卖,现在已经发展到抢小学生,抢点小钱,购买管制刀具。再长大一点,就可能持刀上街去抢成年人,‘争地盘’。从隐蔽性的犯罪,衍变为暴力性重大的侵财犯罪。如果这个团伙没及时被打掉,罪恶之花将结出更大的恶果。”

  案件回放

  一伙人长期在210国道沿线的校园周边转悠,并趁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采取交叉作案或团伙作案的方式,将中小学生堵在路上,抄起砖头和木棒进行威胁,逼迫其交出身上的钱物,否则就轮番对受害人实施殴打。今年7月份,金阳公安分局阳关派出所打掉该团伙。

  据阳关派出所刑侦中队长王令彬介绍,这伙人每次得手的钱少则4、5元,多则10、20元,但作案次数惊人。被抢次数最多的一名小学生,累计被抢的金额达700元。

  王警官说,虽然单次作案的赃款数量不大,但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采取了暴力胁迫的方式,涉嫌抢劫罪。“实在没钱的受害人,会被强令绕着鱼塘跑圈圈,或做俯卧撑,直到做不下去,这伙人则就在一旁哈哈大笑。”

  专家观点

  青少年团伙犯罪活动呈现何种特征和趋势?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否“可防可控”?记者采访了贵州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胡月军。

  特征:不良团伙的特征

  胡月军认为,包括青少年不良团伙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暴力倾向尤为明显,所犯案件以盗、抢为主,但近年来所涉罪行多样化。

  以近年来许多案件分析,少年不良团伙对校园周边,乃至一些社区都有极为负面的影响,由于低龄,他们往往对犯罪后果估量不足,加上叛逆,易于冲动等原因,下手凶狠。因而,如何防控这类团伙,成为社会治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分析:犯罪三大成因

  通过分析,贵州省青少年参与黑恶势力犯罪原因大致如下:失学辍学、失业因素;前科人员再犯因素;被黑恶势力犯罪组织拉拢。

  胡月军特别提到,黑社会亚文化、江湖文化对模仿能力极强的青少年起了“坏榜样”。近年来由辍学学生及部分在校单亲家庭学生纠合而成的帮派活动频繁。例如在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就曾出现过“叛逆帮”、“亡命帮”、“风云帮”、“情义帮”、“鬼五帮”等少年帮派,已造成多起伤害案件。这些少年刻意模仿香港电影《蛊惑仔》的装扮和作派,长期泡在网吧、游戏室等场所,崇尚“能砍能杀”等暴力犯罪,并希望以此扬名。

  “白虎帮”一案中,“大帮主”罗亮自诩六人为“六大冥王齐下凡”,并订立“帮规”作恶,明显受到了港台“黑帮”影视剧、网络游戏的影响,模仿意味浓厚。

  对策:三方面着手防控

  胡月军认为,贵州省青少年参与黑恶势力犯罪日益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可防可控。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防护墙,“控制增量,减少存量”。

  十五六岁的年龄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急剧发展、心理冲突最多。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理、心理健康辅导和社会生活指导。

  学校和社会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犯罪对未成年人将来的影响。

  家庭方面:父母应当加强监督,实施“家庭细胞”健康工程,“管好自家的孩子,看好自家的门”,不得放任、迫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此外,网络运营商等必须加强自律,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大对传播淫秽暴力信息的处罚力度等。

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