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5月,网友小七关掉最后一个“网开一面”平价直营店。而紧随其后的平价店,要么换掉平价招牌涨价,要么关门黯然退场。当初高调介入推动平价早餐的贵阳旅文集团,也只有19家早餐店在苦苦支撑。
至此,这次由民间网络发起的平价早餐尝试,维持不到1年即告失败。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的人工工资,同行的压制……在经营者的抱怨中,平价早餐节节败退。
正在市民扼腕叹息之际,7月12日,贵阳市物价部门表示,即将推出政府一揽子早餐计划,并作为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来着力解决。政府接手能否挽救贵阳平价早餐,值得期待。
弃守
涨价还是弃守,在平价早餐黯然退场前,曾尝试跟着小幅涨价,以缓解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不过,被迫涨价没能挽救平价早餐几乎集体夭折的命运。
小七没料到,他的“网开一面”早餐店,会在贵阳掀起一场早餐业的“平价风潮”:在其带动下,多户个体经营者也紧随其后,打出4.5元一碗的亲民早餐,向贵阳虚高的早餐价格发起挑战。

去年6月26日,网友小七打出贵州首家平价早餐店,源于贵州都市网上一则争论贵阳早餐价格虚高的帖子,并由此引发一个谁敢开办“平价早餐”的赌约。网友小七决定尝试,获得众多网友的支持,连早餐店的名字也是网友们取的,带有很浓的网络味儿:网开一面。
网友们乐于把小七推为挑战者的角色。他的微博吸引不少粉丝围观,只要遇到困难,就会有大量回应和建议,以及提供具体的帮助。
在网络上名声大振后,小七坦陈自己跟政府部门一些工作人员打交道办事也要受重视和顺利得多。去年8月,小河区分店开业时,贵阳市物价局、商务局也分别派员前来。“因为都在关注平价早餐,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落得个不利于平价早餐发展的质疑。”小七说。

不过,粉丝的拥趸也会让小七感到不安,比如其中一位粉丝留言:小七,你能把贵阳的早餐价格压下来,也会让它涨上去。某种程度上,小七当时推出的4.5元一碗肠旺面,让个别准备涨价的早餐经营者,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尽管如此,一位早餐业内人士表示怀疑,4.5元一碗肠旺面绝不可能盈利,最多半年就支撑不下去。对此,小七则显得自信满满:承诺1年内不涨价。
时隔不到半年,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压力,使得小七不得不通过微博,改变自己当时许下的承诺:从12月开始,“网开一面”面馆每碗肠旺面涨1块钱。突如其来的涨价风波,将小七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初确实承诺一年不涨价,但是进入这行后,我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小七说,做这个决定,他整整挣扎了两个月,继续死撑还是适当涨价?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然而,自从去年10月份物价上涨以来,肠旺面的原料都在上涨,为了继续维持营业,网开一面甚至出现了不盈利或者是倒贴钱的局面。小七说:“做平价早餐不是做慈善,如果都无法运营下去,还谈什么平价。”

涨价还是弃守,在平价早餐黯然退场前,曾尝试跟着小幅涨价,以缓解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不过,被迫涨价没能挽救平价早餐几乎集体夭折的命运,只留下一场平价早餐该不该涨价的争论。
最终,小七选择了适当涨价。小七解释说死撑只有死路一条,而涨价后,他的早餐价格比市场便宜1到2块钱。在当前物价下,低于大环境价格,既让老百姓接受,又保证自己微利,这样的平价才能持续。
退场
随着今年5月,小七忍痛关掉最后一个直营店,这位27岁的年轻人不得不承认难以为继的现实。当初紧随小七的加盟店也纷纷散去:要么换掉显目的平价招牌悄然涨价,要么选择关门黯然退场。
直到现在,依然还有人慕名前往贵阳市沙冲南路绿苑小区,只为尝一碗只售价4.5元的平价肠旺面,这比外面7块一碗的肠旺面要少2.5元。

慕名者们无一例外地扫兴而归,因为平价早餐店的门头,早在半年前就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卖保健品的店面。刚开始,卖保健品的负责人还很耐心地解答:这里已经不卖肠旺面,搬到小河区去了。后来干脆省略成“不清楚”,三个字回绝了乘兴而来的慕名者。
“这个店址,都快成为平价早餐的观光旅游示范区了。”小七说,当时除了吃便宜早餐的市民外,还有人是慕名前来,打听平价早餐的具体运作。甚至车载电子导航地图,也自动把“网开一面”特别推荐上去。
“才开业两天,我就接到100多个电话,要求加盟网开一面。”小七说,这说明,他低价走量的平价早餐经营思路是可行的,至少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小七的分店,一口气开起了近10家,甚至一度开到了安顺市。
但接下来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如小七所预期那样顺利。这阵深得市民叫好的早餐“平价风潮”并没有维持太久,还不到1年,就有多家平价早餐店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开始黯然退场。

“先是位于沙冲路的总店因此处位于住宅小区,遭遇个别业主反对,不能取得环保手续等限制,无法申请营业执照,最后只好搬离。”小七说。接下来,尽管自己先后又开了好几家店,也有多家加盟店,但店面盈利情况基本为零,有的甚至是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今年5月,小七忍痛关掉最后一个直营店,这位27岁的年轻人不得不承认难以为继的现实。当初紧随小七的加盟店也纷纷散去:要么换掉显目的平价招牌悄然涨价,要么选择关门黯然退场。
至今还挂着“网开一面”平价招牌的加盟店,也仅存位于贵阳市南浦路一家。不过其早餐价目表,早已经重新换过,和周围早餐店比较,单价相差无几。店主宋伟说:“卖那样低的价格,根本做不下去。”
当时响应小七号召,打出4.5元一碗的省府路“老俩口”牛肉粉,也在今年的2月关门。老两口表示年纪大了,没有精力把早餐继续做下去,于是换回到他们以前的老本行,以煎洋芋粑为生。让人意外的是,与以前动辄一天卖几百碗的平价牛肉粉相比,利润和煎洋芋粑这个小本经营相差不多。
而在去年7月28日,高调宣布要完成100家连锁平价早餐示范店的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至今也只剩下不到20家早餐店,成为贵阳市区为数不多的平价早餐支撑者。
“在今年5月份,实在受不了成本压力,也尝试分时段优惠,早上7点-9点4.5元,其余时间段卖6.5元。”旅文平价早餐彭记牛肉粉负责人袁昌泽说,结果招致一片反对,最终只好作罢。后来又协调改为一碗牛肉粉5.5元,刷卡消费3.5元。
鸡肋
同是贵阳平价早餐的尝试者,如果说小七是搅动贵阳早餐的局外人,袁昌泽感觉自己更像是行业内的一名“叛徒”,是在向贵阳早餐现状发起挑战。
作为在贵阳早餐行业已小有名气的彭记牛肉粉,袁昌泽已拥有4家分店,一个加工配送中心。
“一些同行虽然当面不说什么,但背地里都在骂我脑壳进水了。”袁昌泽说。去年8月27日,他加入旅文集团准备开办的100家平价早餐连锁示范店,这多少引发一些早餐同行的警惕和不满。
同是贵阳平价早餐的尝试者,如果说小七是搅动贵阳早餐的局外人,袁昌泽感觉自己更像是行业内的一名“叛徒”,是在向贵阳早餐现状发起挑战。
“希望借助旅文集团的力量,帮助我扩张自己的知名度和门店。”袁昌泽坦陈当时愿冒这个风险的原因。不过运作马上快1年时间了,目前也只有20家连锁店,距离100个的预想依然遥遥无期。
在袁昌泽看来,经营成本压力是主要原因之一。以一碗牛肉粉成本为例,当前生牛肉批发价22元一斤,只能制成半斤熟牛肉,最多可烫6-7碗,每碗需用牛肉3元多,再加上米粉、油和作料,每碗成本已达4.5元。
如果以4.5元平价卖出,意味着门面租金、工人工资和水电费用等支出,都得要公司来填补这个亏空。“即便是今年五月份涨价为5.5元,但算下来能维持不亏损就不错了。”
由于只能维持零利润甚至亏损,平价早餐店一时无法大规模铺开。这对需要以量和规模取胜的平价早餐来说,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在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和个体经营在原料采购上,反而还成了劣势。
“比如采购同样的原料,公司化经营必须规范账目,每笔采购要求提供发票。”袁昌泽说,但批发商往往是把税率转嫁到他的头上,仅此一项,一个月下来就要多花2万元。
在平价早餐经营者们看来,政府没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的人工工资,同行的压制……这些无不是压垮平价早餐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番吃力不讨好的折腾,让袁昌泽越发觉得,他现在可谓左右为难,所坚持的平价早餐就像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放弃吧,觉得心有不甘,万一哪天在政府出手支持下,平价早餐也就发展有望了。
更为重要的是,袁昌泽认为自己很难回到以前干个体的模式了。作为早餐行业的“叛逆者”,他担心有人正等着看他的笑话:那家伙当初跳得那么凶,还不要把老本都给搭进去。
困局
这场发自民间的平价早餐活动,从高调开始,然后很快黯然谢幕,并没有如人们期望那样,走出贵阳早餐一直以来的存在的一个困局:市民不满意,经营者不满意,政府不满意。
回想自己这一年的平价早餐尝试,小七感叹就像背后有一股推力,不断促使他继续下去,但最终就像是被卷入一个怪圈,把自己折腾得够累。
“当时应下那个网上赌约,只是想证明4.5元一碗肠旺面的可行性。”小七说,自己无意挑战贵阳的早餐市场,更无可能凭一己之力,来解决备受争议的贵阳早餐问题。
这场发自民间的平价早餐活动,从高调开始,然后很快黯然谢幕,并没有如人们期望那样,走出贵阳早餐一直以来的存在的一个困局:市民不满意,经营者不满意,政府不满意。
贵阳市物价局局长袁云龙说,针对早餐市场存在的问题,物价部门采取了公布早餐价格成本、给予补贴、帮助早餐店联系平价燃气、油料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早餐价格过快上涨,但仍与市民的要求存在距离。
以贵阳市内知名早餐店为例,不少早餐店在今年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贵阳市民常吃的肠旺面已经提升至7-7.5元,而牛肉粉价格则为6.5-7元。如果来一碗“双加”,花费普遍至少在12元以上。
“作为消费者,我也觉得贵阳的早餐有点贵。”贵阳彭记牛肉粉的负责人袁昌泽说,从2006年开始,贵阳粉面一类的早餐每年都有0.5-1元的涨幅,累计起来增幅很大,这也是市民感觉这几年早餐贵的原因。
令人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早餐店经营者都承认,早餐价格偏高。但都无一例外地都抱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涨价部分都被原料成本、店面租金以及人工工资上涨部分给抵消了。
陈二肠旺面老板陈仕贵说,尽管他家的肠旺面价格,从去年的6元涨至今年的7块钱,但房租每月八千,小工价一千多,每月要赚800元才能保本。甚至为了省去每月五六千元的大厨工资,陈决定自己掌厨。
“店家也希望贵阳早餐的价格降下来,因为一直涨我们的压力也大。”师赐福肠旺面老板黄伟说,他认为原材料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物流、运输成本过高以及贵阳周边的资源不足,运输成本一高,接下来一系列费用都会增加。
“在上游成本没有很好控制的情况下,单纯让早餐经营者让利降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昌泽说,在过去几年里,贵阳市曾出现几次早餐降价0.5元-1元的短期行为,实际都是物价部门给予补贴的结果。
袁昌泽透露说,一般情况下,物价部门给予一家早餐示范店的补贴,根据规模补贴从几千到1万元不等,也就维持降价一两个月。于是一旦取消降价补贴,店家就很快恢复原来的价格。
问诊
为解决贵阳早餐困局,今年6月份,袁云龙就带着由物价部门牵头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到深圳、厦门、石家庄、北京等城市,体验当地的政府早餐工程。
“作为市民,我也希望生活在一个收入高,消费合理的城市,增加自己对城市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贵阳市物价局长袁云龙说,作为物价局长,他一直关注平价早餐问题,这也是他工作中压力最大的一件事。
袁云龙坦陈,他对贵阳的早餐价格有切身体会,尤其与周边城市相比,贵阳的早餐价格的确偏高。在某种程度上谈及贵阳早餐话题,会让他这位物价局长感到脸上无光。
为解决贵阳早餐困局,今年6月份,这位刚上任不久的局长,就带着由物价部门牵头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到深圳、厦门、石家庄、北京等城市,体验当地的政府早餐工程。
谈及此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城市的早餐的确非常经济实惠,花上5块钱,不但能吃得饱,而且还能吃得好。“比如早餐中同样的一个鸡蛋,在厦门大约是7毛钱左右,而我们却卖到了1.5元。”袁云龙说。
贵阳的早餐为什么这样贵,平价早餐又为何难以为继?考察组一回来,袁云龙就召集平价早餐经营者、市民代表以及省市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希望找出贵阳平价早餐流产的原因,为平价早餐找寻一条出路。
“贵阳的早餐价格高,品种又少,而且还不够营养。”贵阳市政协委员王长飞说,去年的政协会议上,她就针对贵阳的早餐问题,专门提交过一份提案,呼吁相关部门重视。
这份曾引起广泛热议的提案,王长飞把关注的目光主要投向早餐的种类和营养上。为此,她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贵阳市民以牛肉粉和肠旺面为主的粉面早餐,大约占据80%以上。
王长飞认为,要解决贵阳早餐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市民到底需要怎样的一份早餐。王长飞说,贵阳早餐市场类型单一,大多是粉面馆。而正是因为品种少,人们才没有选择不得不去吃物价成本偏高的肠旺面、牛肉粉。
“有人怪过云南过桥米线贵吗?有人怪过陕西的羊肉泡馍贵吗?”贵阳市物价局机关党委书记沈青说,因为贵阳早餐消费主要是肠旺面和牛肉粉,所以这两个品种价格下不来,就会觉得贵阳整体早餐都很贵。
而在贵阳,牛肉粉和肠旺面本身就属于中高端的早餐类型,成本压力也的确很大,所以控制这两种早餐价格的同时,最好还是增加其它的廉价品种,比如豆浆油条,鸡蛋牛奶,这些都是营养廉价的早餐方式。
在沈青看来,在建立起合理的早餐机制来管理的同时,还要让市民有很多选择,选择面广了,供求紧张关系得到缓解,牛肉粉和肠旺面需求压力减小,价格才可能会出现松动。
挽救
贵阳平价早餐价格面临的问题,也引起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并责成相关部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出政府早餐计划,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着力解决。政府部门接手能否挽救濒临出局的贵阳平价早餐,值得期待。
事实上,贵阳早餐价格偏高,这几乎是消费者、经营者以及政府物价部门的共识。从2008年开始,贵阳市有关部门便推出过早餐示范店,其中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早餐行业自律来引导早餐价格,但效果并不明显。
小七的“网开一面”早餐店,在贵阳掀起一场早餐业的“平价风潮”,似乎让大家看到了解决贵阳困局的一线希望。但只是昙花一现,经过前期一阵热闹后很快就黯然离场。
不可否认的是,能否提供物美价廉的早餐,一直以来,政府部门也在当成是一项民生工程来试图解决。但实际上,无论是此前贵阳市商务部门的早餐示范店工程,还是物价部门号召早餐经营者保持价格稳定的工作,都并未能阻止早餐价格的一路攀升态势。
贵阳平价早餐价格面临的问题,也引起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并责成相关部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出政府早餐计划,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着力解决。政府部门接手能否挽救濒临出局的贵阳平价早餐,值得期待。
7月12日,贵阳市物价局召开贵阳市平价早餐座谈会。贵阳市物价局局长袁云龙说,平价早餐是一项惠民工程。为推动这一计划,政府正在研究具体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意见。
按照计划,贵阳市平价早餐工程将在今年内启动,这次由政府主导的平价早餐工程,将引入规模企业经营平价早餐,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全新的贵阳平价早餐企业和品牌。力争在全市打造健康、安全、快捷的平价早餐,既平价惠民,又让早餐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
“我们希望尽快出台贵阳市的早餐工程建设政策。”袁云龙说,为了尽快让市民吃上平价放心的早餐,目前已经计划建设300个放心早餐车,争取在年内覆盖企业、大型社区和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
平价早餐带有公益性质,政府将来对这方面会提供多少优惠措施,直接决定平价早餐能不能坚持下去。一位不愿具名的早餐经营者说:“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政府能拿出多少补贴,怎样进行补贴十分重要,否则都是空谈。”
不久前,贵阳市政府为此召集多个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为平价早餐店研究“出路”。会议焦点,也主要集中在早餐的成本测算、政府补贴等问题上。
不管怎样,政府部门已经表态,愿意接手解决平价早餐的大动作,这给原本有些灰心的彭记牛肉粉负责人袁昌泽重新点燃了希望,“只要有政府部门支持,我就会把平价早餐一直坚持做下去。”袁昌泽说。
作者: 贵州都市报首席记者 徐子敬 实习生 陈柳 特约记者 吴东俊编后:尽管小七这位27岁的年轻人不得不承认难以为继的现实,黯然退出平价早餐市场,但他仍然是市民心中的英雄--他被评为2011年度贵州都市人物,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