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战果显赫的警犬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训犬员。在每一位带犬民警眼中,警犬已经不是一只狗,而是自己的亲人。在工作时,它又是共荣辱同患难的搭档。
训练现场
但并不是每一只狗,都能成为警犬。从它们出生后第一刻,就开始了漫长的筛选淘汰历程。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贵阳市龙洞堡的省警犬基地,探访警犬和训犬员们背后的故事。
探访:警犬的“摇篮”
毫不夸张地说,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就是我省警犬的“摇篮”。现在,全省一线工作的877条警用犬,绝大多数都是从这里走出,其中不少警犬还被授予过“功勋犬”的称号。
与其显赫的名声相比,位于贵阳市郊龙洞堡的警犬基地,看上去实在不怎么打眼。一排低矮的建筑背后,时时会传出的一阵吠叫。走进这个终日大门紧锁的院落,才明显体会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属于警犬的世界。
可以说,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就是我省警犬的“摇篮”。现在,全省一线工作877条警用犬,绝大多数都是从这里走出,其中不少警犬还被授予过“功勋犬”的称号。
“选在远离市郊的位置,一是避免扰民,二是出于安全需要。”警犬基地主任吴富森说。除了和警犬打交道外,这里很难有其它活动,只有真正喜欢犬的人才能坚持留在这里。
吴富森说,基地拥有警犬存栏数达到1015只,其中工作犬877只。警犬技术人员达到830人。装备警犬存栏数与在编公安民警数比例达到了35:1,在全国排名第一。
在警犬基地民警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基地的部分犬舍。这里有中国昆明犬、德国牧羊犬、史宾格、拉布拉多、罗威纳、马里努阿和杜宾犬等多种警用犬。当陌生人靠近时,犬舍内的警犬立刻躁动起来。
基地里警犬住的都是“一室一厅”,大约为6平方米的犬舍,分为里外间,里面一间是封闭的居室,供警犬休息;外面一间是露天的“阳光房”,是活动的空间。犬舍的门上都挂上小牌,详细标明警犬的犬种简介信息。
实际上,这也是警犬基地每年科普活动周中对市民开放的区域,住在这里大部分警犬大多已经退休,并不出去执行任务了。他们要么作为种犬喂养,要么在这里安享晚年。
在训犬员眼中,警犬就是他们的孩子。每天除了正常的训练和上勤外,每一位训导员还会亲自打扫犬舍,给犬喂食。定期给犬洗澡、为犬舍消毒、每年给犬打疫苗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饮食上,警犬和普通的宠物犬没有太多的区别。警犬的伙食也是以狗粮为主,此外还会偶尔增加一些蔬菜、肉类等副食。“有时出去参加宴席,会把剩下的肉菜打包回来,算是给警犬改善伙食。”基地训犬民警安祖焕说。
训犬民警和警犬感情深厚
“培育一条合格的警犬,平均要花费要1万元左右。”吴富森主任说,这只是在警犬繁育、饲料、训练和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每一条警犬都凝聚了训犬员们的艰辛汗水。
选犬:残酷的淘汰
不是每一只犬,都能成为一条警犬。从它们出生后第一刻,就开始了漫长的筛选历程。作为技能要求很高的刑侦犬,淘汰率会高达30%。
差不多是一念之间,安祖焕差点放弃训导它。这是一只名叫“安普新”的马里努阿幼犬,曾带给他荣誉和开心。
那时还是2003年,安祖焕还不是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的训犬民警,只是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读警犬专业到大三后,每位学员都会配发一只幼犬,然后把它带成一条合格的警犬。
安祖焕是班上排在最后一位去领犬的学生,就只剩下一只4个月大的马里努阿犬。它胆怯地把身子紧缩成一团,孤零零躲在笼子的背后。没有一位同学看上它,并把它带走。
“我试着上前去打招呼,没想到它竟然吓得尿都撒出来了。”安祖焕说,那一刻他也一下心凉了,这还是他第一见到这么胆小的狗。胆怯与懦弱,这是作为警犬最致命的缺陷。
决定放弃的时候,安祖焕忍不住回头看了它一眼,没想到就这一眼改变了主意“它的那双眼睛不停地打量我,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一下子就心软了。”安祖焕说。
不是每一只犬,都能成为一条警犬。从它们出生后第一刻,就开始了漫长的筛选历程。选警犬主要看犬的神经类型是否兴奋,有没有选取欲望,眼神是否有灵气等。如果表现很兴奋、衔取的欲望强,说明犬的工作性能比较好。
吴富森说,幼犬出生后首先是有残疾的会被淘汰,到了3个月大开始训练时,又会有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等到培训结束,不合要求的又被淘汰掉。而作为技能要求更高的刑侦犬,淘汰率则会高到30%。
安祖焕明白,如果在此刻放弃,它的命运很可能就是作为废犬,被送到动物试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对象,想到这里便决定带上它。尽管胆子小得出奇,但小家伙观察人的眼神,似乎能读懂心思,说明它善于观察也很聪明——— 这同样也是警犬的优点。
抱过这只快被遗弃的小马犬时,才发现它的名字叫“安普新”。按照警犬的取名规则,一般是取其母亲名中的“安”字,和父亲名中的“普”字,“新”才是给它取的名字。
正在训练中的警犬
“没想到它跟我一个姓氏。”安祖焕说,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天意的巧妙安排。他甚至把QQ空间也取名为“我们一家人”,里面放的照片,全是他和女友带着“安普新”的合影照片。
尽管当时一心想把“安普新”训导成一条合格的警犬,但安祖焕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当所有同学已经在进行科目训练时,安祖焕还在为如何锻炼“安普新”的胆量而费尽脑筋。
训练:堪比职业运动员
每天重复枯燥的训练工作,无论对警犬还是训犬民警,都绝对是一项高负荷的体力活。为了保持警犬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必须进行大量体能和技能训练,堪比一名职业运动员。
为了让“安普新”尽快克服胆小的心理障碍,安祖焕进行一系列强化训练,刻意把它带到一些陌生场合。经过3个多月朝夕相处,这时的“安普新”已经开始自信起来。
遇到打雷的时候,安祖焕害怕“安普新”受惊,干脆搬在犬舍旁边和它住在一起。感觉有了亲人管护的“安普新”逐渐变得活泼起来。而它的聪明和善于观察,让安普新的进步很大。
到2004年,安祖焕从警校毕业成为一名正式民警,在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专门从事警犬培训。而“安普新”也跟随来到贵阳,以其高标准的动作,成为警犬基地的训练示范犬。
在这里,安祖焕找到了自己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短短的8年间,他已经成功带出10头警犬,其中好几只还成为功勋犬。安祖焕说,一般情况下是先训练服从性科目,比如随行、坐、卧等,一般需要三个月时间。
每天重复枯燥的训练工作,无论对警犬还是训犬民警,都绝对是一项高负荷的体力活。为了保持警犬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必须进行大量体能和技能训练,堪比一名职业运动员。
“它作为模范犬,我对它的要求更严格,几乎每天都有6次训练,从早上6点多钟就起来,一直到晚上10点以后。”安祖焕说。其它警犬要出来4次,进行体能和相关科目的训练,尽管每次训练都非常累,有时警犬甚至累得趴在地下。但只要外出活动,警犬一般都会显得十分兴奋。
接下来,训犬员需要根据犬的特点进行培养。比如如果犬的兴奋度高,对嗅觉非常灵敏,那么可往搜毒搜爆犬方向训练;如果犬非常凶猛,那么可能会往巡逻、扑咬犬方面培养。
“与警犬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受伤,递球给它很可能就会被咬一口。”安祖焕说,他的右手臂上面满是伤痕。但是遇到这种状况,训导员是绝不允许殴打、刺激警犬的,因为会使得犬产生恐惧感并疏远训导员,有时候刺激一次,甚至要花十倍的精力才能缓和它。
安祖焕说,有一次女友当助练时,不小心被一只中国昆明犬袭击,咬住了女友的右脚,锋利的犬牙咬破鞋子,脚趾头的白骨也露了出来,女友顿时昏倒在地,血流不止。
训犬民警和警犬是亲人,也是战友
“即便是这种情况,也不能大声呵斥警犬。”安祖焕说,因为他当时把女友作为假想敌,鼓励警犬上前进攻。惟一的做法,就是把流出的血蘸给它舔舐。直到警犬得到鼓励后,才满意地松口。这时,安祖焕才能把女友拖出来,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信任:共患难的搭档
在警犬训导员眼里,和警犬朝夕相处多年,警犬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只狗,而是一位值得相互信任的战友。人有家庭、事业和朋友等等,而对于犬来说,主人是它的全世界。
从现场物证鉴别到搜毒搜爆,从追捕嫌犯到参与事故救援……几乎在很多警务场合,都能发现训犬警犬的身影。它们的神勇表现,已经成为公安战线上一把不可或缺的利器。
但在每一位带犬民警的眼里,警犬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只狗,而是患难与共的搭档。一起走过疑点重重的案发现场、危机四伏的排爆现场,还有瞬息万变的缉毒现场。
“从这个角度,你就完全可以理解在训犬员和警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深的感情了。”安祖焕说,尽管这位搭档不能说话,但相互之间,却有十分惊人的默契配合,有时甚至是直面生死的信任考验。
有一次,某地接到疑似爆炸的报警,安检人员用扫描仪器反复检查后,显示可能是爆炸装置。顿时,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接到任务后,安祖焕马上带着自己亲自训导出来的搜爆犬“多多”前往。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的搜爆犬,围着可疑点的位置转了好几圈,却没有发出任何有爆炸物的反应。
于是,安检人员继续做扫描检查,由于位置的关系,工作人员无法利用仪器看清楚里面的具体内容,爆炸物的嫌疑还是不能排除。但多多又检查一遍后,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到底谁的判断才是准确的,现场谁也不敢贸然决定。
“作为我的长期搭档,我知道多多的状态,它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安祖焕说。但既然相信多多,那就得自己亲手去打开可疑物品,证明自己这位搭档没有错。
反复权衡后,安祖焕决定穿上厚厚的防爆服前去查看,结果显示是一场误会。安祖焕说,尽管自己在接触可疑物品时,还是有些紧张,但回头看了看多多,心里也就踏实了。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当现代的科技手段没办法帮忙时,训练有素的警犬这个时候就能发挥十分作用。”吴富森主任说。比如一位犯罪嫌疑人跑到深山老林躲起来,扔掉手机电脑等电子通讯设备,利用现代科技很难找到他们。这时擅长搜毒搜爆、血迹搜索、追踪鉴别的警犬,往往很快就能锁定目标。
事实上,仅在2011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使用警犬技术出勤25000多次、使用24000多次、发挥作用23000多次,起作用率达到95.9%,查获各类毒品10000多克,抓获犯罪嫌疑人209人。
尽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有的警犬被授予功勋犬的称号,“但对于警犬来说,只是一个荣誉。”安祖焕说,功勋犬和普通警犬相比,在平时训练和工作中,并没有一些特别的优待。
离别:不能忘却的记忆
犬的寿命一般只有10至15年时间,一条警犬的服役期为5至7年。而10岁的警犬,已差不多相当于人类的80岁。每一头警犬离去,对于训犬员来说,就是一次痛苦的离别。
今年40岁的黄修才是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一名训犬员。1989年,黄修才接触了他的第一条犬———“奥龙”。“奥龙”是一头中国昆明犬,跟着黄修才一起共同生活和战斗了8年。
训练现场
“它很聪明,意识到咬到主人后会立即松口趴在地上作认错状,水汪汪的两眼看着你,让你又好笑又好气。”黄修才说。
1997年底,“奥龙”终究难逃逐渐老去的命运,在“奥龙”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脑海里一直都还有它的影子,做梦都会梦到它。
“那两天它一直都吃不下饭,我端着牛肉鸡蛋奶粉拿去喂它,它连闻都不闻,我用手捧起来送到嘴边,它勉强地吃了几口。”黄修才说,那时候的“奥龙”已经老得不行了,牙齿脱落,毛也大把地掉,站都站不起来,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小窝里瑟瑟发抖。
“我和战友24小时轮流地守着它,第二天夜里我们把它抱到医务室输营养液,虽然心里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想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黄修才说,后来它就走了,走之前它一直盯着我看,眼里像是有眼泪出来,我们十多个战友围着它,一个个都没忍住泪水。
犬的寿命一般只有10至15年时间,一条警犬的服役期为5至7年。而10岁的警犬,已差不多相当于人类的80岁。与普通的狗不同,警犬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外加高负荷的工作,衰老得很快,那些能力强的警犬更是劳累。
每一头警犬离去,对于训犬员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离别。这样的离别总是会经常发生,但让安祖焕感到内疚的是,就是”安普新“在今年1月份病死的时候,没有能守在它的旁边。
”当时要去外地参加培训很长时间,临行前特别去看望,安普新已经年迈无力,勉强吃一点东西了“安祖焕说。但他没想到,刚刚出差才几天,基地的兽医就打来电话,说”安普新“已经不行了。
那天是安祖焕30岁的生日,但他没有心思庆祝,一个人坐着发呆,眼里全是和”安普新“一起度过的8年。
直到今年4月份,安祖焕才完成培训返回贵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跑到警犬基地后面的小山坡。战友们把”安普新“埋在了那里,并且特意垒了一个坟头。基地很多病死和牺牲的警犬,也同样埋在了这里。
和安祖焕一样,基地的训犬员们,已经计划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坡建成一个警犬陵园。他们希望,能给所有警犬都立一块碑。
探索:让下司成为警用犬
作为全省警用犬的繁育和培训基地,这里先后训养幼犬400余头。截至2011年底,共有种犬和选育犬78头,繁殖仔犬453头,2月龄成活幼犬421头,考核合格幼犬370头,合格率达到了88%。
引人注目的是,在2010年8月,我省已建立警用犬选育及应用科研平台,致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警用新犬种——— 贵州下司犬。
下司犬原产于我省麻江县下司镇,被列为世界第三名猎犬和中华名猎犬,该犬鼻子较大,嗅觉极其灵敏,具有良好的警用开发潜力。这项名为”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开发利用“课题,准备把下司犬用于追踪、鉴别、搜查毒品、爆炸物品等高难度工作。
新犬种研发成功后,可解决我省警犬技术工作中警用犬种过少、国外引进犬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以及犬源不足的突出问题。
”如果这项研究获得成功,贵州原生的下司犬,将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警用犬种。“吴富森说,不过这项工程要取得成功,还有许多路要走。
⊙相关链接
当今世界警用犬主要犬种
德国牧羊犬:俗称”黑背“,传统警犬的形象,体型威猛、漂亮,较为凶猛,擅长扑咬,缺点是耐力不足。更适合做巡逻护卫犬。
马里努阿犬:它具有服从性好、兴奋持久、警觉性高、嗅觉灵敏、胆大凶猛、攻击力强、衔取欲望高、弹跳力好、适应性强等突出的警用性能,是比较常见的警用犬种。
拉布拉多犬:嗅觉优异,在”二战“时被用来寻找地雷。它天性好玩,聪明、温和,工作时有很高的服从性。主要用做缉毒犬及搜救、搜爆犬。
罗威纳:生性凶猛,有力,嘴短咬合力非常强,是世界上最具有勇气和力量的犬种之一。适合做扑咬犬、护卫犬。
中国昆明犬:唯一的国产本土警犬,是我国自行培育的西南地区犬种,长得像狼。追踪、鉴别、搜索等能力较稳定,适合做搜查犬、护卫犬、扑咬犬。
⊙文/贵州都市报首席记者 徐子敬 实习生 陈柳 杨思柳
图\特约记者 吴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