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凯里地区室外气温超过30度,记者顶着酷热赶赴蝴蝶山采访。
“空调山”毗邻凯里市坪地煤矿,运煤的公路就经过“空调山”山脚。
洞中气温只有10多度。
洞中气温只有10多度。 |
沿着这条运煤公路刚进入“空调山”境内,记者就感觉小腿以下的部位凉飕飕的,而小腿以上则热气腾腾,身体上下“温差”明显。但进入“空调山”中心位置后,气温整体下降,“温差”的感觉不复存在,全身上下均有了“凉意”,令人心旷神怡。
获知记者来访,坪地煤矿的陆成华师傅自愿担任向导。陆师傅说,“空调山”的“空调效应”由来已久,山上有三个洞很值得一看,大量冷气从洞口冒出,就如同吹“冷空调”。特别是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在这里游玩的人“不小心就会感冒”。
据陆师傅介绍,第一个洞口距离煤矿区仅有20米左右,因前不久发生山体滑坡,洞口已被掩埋。第二个洞口在第一个洞口西侧20米左右。记者看到,这个洞口极不规则,周围还有不少脚印。陆师傅说,这是矿工兄弟们经常到这里吹“空调”时留下的。
进入洞中,不断有冷风吹来,气温不到20度。记者将相机三脚架和一瓶矿泉水放入洞中,不一会矿泉水瓶便出现少量雾气,随后泛起了水珠。半小时之后,三脚架变得冰凉刺骨,像是从冰箱中拿来的一般,矿泉水也变得更凉了。
此后,陆师傅又带着记者参观了另一个隐于密林中的山洞。记者在洞口中参观了几分钟,手臂上竟冷出了“鸡皮疙瘩”。
“‘空调山’夏天吐冷气,而在冬季只要地面上有水珠它就会吐出雾气来。”陆师傅说,由于“空调山”在夏天具有制冷作用,坪地煤矿的矿工们每天下班,都会到此处吹凉风洗“冷气澡”。
“空调山”缘何会吐冷气呢?陆师傅认为,这里的地下应该有河,河水流动、冲刷就会带来冷气。黔东南州的科普爱好者巫宜山也认为,“空调山”下肯定存在“阴河”。
⊙实习生 靳晨 贵州都市报记者 罗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