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女孩姚茜获得家乡10万元奖励
在父母眼中,她是乖巧懂事的女儿;在乡亲们的眼中,她是一把会干农活的好手;在小伙伴的眼中,她是学习的榜样。
她叫姚茜,今年以66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了荔波县首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7月19日,记者走进姚茜家,采访这位水族姑娘。
1.考上了清华依然每天上山干活
在姚茜的老家水尧水族乡拉交村上拉交组,顺着一位老大爷的指引,记者找到了姚茜家。

“姚茜上坡去了,一会就回来吃午饭。”姚茜的阿姨告诉记者,考上清华大学后,姚茜仍像往常一样每天上山干活,下地割草。不一会,姚茜和年过七旬的奶奶牵着牛,挑着刚割的草回家了。
“这孩子懂事,只要放假,都会回家帮我们干活。”在奶奶眼里,姚茜不仅是个学习勤奋的孩子,而且还是个懂事、勤劳、能干的乖孙女。
“她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都是苦出来的。”姚茜的母亲周玉梅介绍说,她和孩子的父亲姚家泽都是教师,姚茜三岁时爷爷去世,留下了奶奶在老家生活。为了照顾奶奶,每到放假,姚茜都要回老家陪奶奶干活。

2009年,姚茜以全县中考第17名的成绩被荔波高级中学录取。高二开始,她的成绩突飞猛进,逐步跃居全班的前三名。6月21日,贵州的高考分数揭晓,姚茜以662分的总成绩考了荔波县高考理科第一名,获得了黔南州理科第二、全省理科第62名的好成绩。
周玉梅还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已经凌晨了,我听到女儿的手机有信息声。没过一会,女儿爬起来大叫‘我考上清华了,我考上清华了!’我还以为她在做梦呢。”周玉梅说,看到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来的“姚茜同学,恭喜你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录取”的信息,全家人整夜未眠,拿着手机看了一次又一次。
2.父亲:她不“死读书”爱看推理书籍
姚茜说:“父母特殊的教育方式使我受益终身,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父老乡亲的期盼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感谢他们让我一直揣着感恩、带着自信前行。”

姚茜回忆:“有一次,我月考不太理想,心情很低落,班主任李式贵老师对我说‘人生总会有阴影,但只要面向太阳,阴影就永远在我们背后’。慢慢的,我想通了,很快走出了阴霾,自信起来。
父亲姚家泽说,姚茜的成功,更多的是她不“死读书”。她从小就喜欢阅读,特别是一些推理的书籍。姚茜在年级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她在玩的时候很放松,但是在学习时又会格外认真。
据了解,2011年,荔波县教育局通过了一项新的决定,将之前设立的高考奖学金金额大幅度提高,其中考取清华、北京大学的学生由原来的每生5万元奖励提高到10万元,而老师则为5万元。
“我最大的心愿是把奶奶接到城里来,让她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姚茜说,待毕业后,希望回到荔波,为家乡出一份力,感谢养育她的父老乡亲。
作者: 陈荣 记者高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