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贵州省湄潭县政府为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举行追悼会(图)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贵州省湄潭县政府为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举行追悼会(图)
发布时间:2012-09-03        浏览次数:4069        返回列表
           ■县政府为她举行追悼会

    8月30日,肖丽的遗体在她的家乡湄潭县火化安葬。当天早上,出殡前,湄潭县政府在高台镇为肖丽举行了追悼会。

    父老乡亲来了,老师、同学来了,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一行也来了。现场人山人海,只为送肖丽最后一程。

    癌症晚期仍抱病参加高考,并考出好成绩,肖丽被社会誉为“最坚强高考女孩”。
 


贵大校长给肖丽颁发“自强之星”荣誉证书。
 

    追悼会上,负责主持的湄潭县政府副县长肖勤数度落泪。她告诉记者,这是湄潭县首次以政府的名义为一个山区学生举行追悼会,肖丽有资格享有这样的殊荣。

    哀乐低回,气氛凝重。贵州大学代表、湄潭县委书记滕昭义、湄潭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等依次致悼词,沉痛悼唁肖丽。肖丽的同学一个个哭成了泪人儿,父老乡亲们也都红了眼圈。

    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但现场没有一个人去避雨。但只过了一会,雨便停了。

    拿着话筒,肖勤哽咽着说:“肖丽的离去,苍天也落泪。”

    ■微笑天使从未放弃梦想

    生前,肖丽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数次提及她的高中班主任何永旺老师。肖丽说,何永旺对她关怀备至,是她最亲最爱的老师。
 


追悼会现场人山人海
 

    追悼会上,何老师也来了。他回忆说,当初,肖丽带病重返校园时,为了不影响别的同学,课堂上,她咳嗽时总是死死捂住嘴唇,尽量压低声音。尽管自己的体力精力严重透支,但她仍然在学习上鼓励帮助别的同学。

    2011年5月,肖丽得知,自己的癌细胞已经向肺转移。这意味着死亡很快就会来临,但她的表现依然十分坦然。她在日记里写道:

    因为梦想,所以美好

    因为梦想,所以我愿

    满怀希望地向前走

    因为梦想,所以我愿

    满怀信心地坚持

    因为梦想,所以我愿

    满怀感恩地生活

    ……

    美好,我要去珍惜一切

    珍惜日出落日

    珍惜花草树木

    珍惜风雨雪露

    ……

    “用美丽诠释人生,把坚强洒满途程。”何永旺在悼词中这样写道:“曾经,她面带微笑,杵着拐杖走进教室。她带着微笑听课,带着微笑和同学们玩耍……她是一个微笑的天使,一个勤奋的学生。她的愿望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她一直努力着。她的命运如此曲折,但她从不抱怨生活,也从未放弃追求。她带着遗憾走了,留下的是对命运永不屈服的精神……我们的好学生,湄潭的好孩子,你一路走好!”

    ■贵大追授肖丽“自强之星”

    前来参加肖丽的追悼会,贵大校长郑强可谓星夜兼程。

    8月28日,噩耗传来,郑强痛心不已。一个月前,郑强亲自捧着鲜花给肖丽送去了贵大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是肖丽最快乐的一天。她还亲切地称郑强为强哥,并在微博中写道“强哥今天亲自来,我已经很高兴了。”
 


美丽坚强的肖丽
 

    开学临近,学校事务十分繁忙,可郑强说,再忙,他都要来送肖丽一程。

    8月29日晚近11时,忙完工作后,郑强马不停蹄,从贵阳驱车赶往湄潭。到达湄潭时,已是30日凌晨4点。在宾馆仅休息2个多小时,邓强便与湄潭县领导一行赶往高台镇参加肖丽的丧礼。

    一夜无眠,但追悼会上,郑强仍然精神饱满。

    冰棺上,摆放着一套贵大校服和校徽。

    郑强来到肖丽的遗体前,俯身为她整理校服,然后默默鞠躬……

    郑强说,肖丽虽然没来得及走进贵大的校门,那么贵大就来把她的精神留下。“她是贵大最好的学生。虽然她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她却以自己的行动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她坚强与勤奋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学子。”

    追悼会上,郑强还代表贵大授予肖丽“自强之星”光荣称号。

    接过荣誉证书,肖丽的妈妈陈容满含热泪。她说“我为女儿自豪。”

    灵车驶离,肖丽的同学一路撒下为她折下的千纸鹤,希望她去天堂的路不会孤单。
 


贵大校长郑强给肖丽整理校服
 

       我的遗憾

    采访肖丽之前,我对高台镇完全陌生。

    高考结束的当天傍晚,我与湄潭县几名交警一道,从县城驱车把肖丽送回高台家中。踏上归途,已是深夜,肖丽挽留我:“刘记者,晚上开车不安全,就在我家住吧。”

    7月1日,得知肖丽病情加重而且不愿去医院,我又一次连夜驱车赶往高台。

    经劝说,肖丽同意接受治疗。第二天上午,我开车把肖丽及其父母送往湄潭县医院。

    在通往县城的路上,我说:“如果路上抖得难受,给我说一声,我开慢点。”肖丽笑着说:“走惯了这条路,不觉得抖了。”

    考虑到县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我决定送肖丽到遵医附院治疗。当天,在湄潭县副县长肖勤的协调下,湄潭县医院派出救护车送肖丽到遵义。其时,也是夜晚,从湄潭到遵义崎岖的公路上,我驾车紧紧跟着救护车,祈愿肖丽能战胜病魔。

    在遵医附院住院治疗的日子里,闲暇时,我用车载着肖丽参观了这座城市,逛了红军山烈士陵园。隔三岔五,我便去医院。如此的亲近,肖丽一家已把我当亲戚,肖丽也改口叫我叔叔。一个多月的相处,我们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

    8月27日,肖丽病逝的当夜,我彻夜难眠,曾经采访的画面一幕幕浮现。

    从当初她杵着拐杖艰难走进一个人的考场,到贵大送来录取通知,再到最后日渐衰弱整日靠吸氧维持呼吸……一个年轻顽强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

    肖丽曾在日志里写道:当我走了,请不必把我怀念。

    但我想,所有被她感动过的人都无法把她忘记。

    肖丽临终前病情越来越严重,自感时日不多,曾几次提出回家,说“死也要死在家里”。我曾劝她,“忍一忍,哪怕忍到开学,去大学的校园看看”。

    可遗憾的是,她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7月2日,是我把肖丽抬出家门,但我却没能把她送回家,这是我的遗憾。




⊙贵州都市报记者刘鸿    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