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贵州织金凤凰山池鹭被捕杀事件调查(图)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贵州织金凤凰山池鹭被捕杀事件调查(图)
发布时间:2013-05-10        浏览次数:4099        返回列表
池鹭劫
——织金凤凰山池鹭被捕杀事件调查
  -核心提示

  正是候鸟南飞的季节。

  在西南腹地黔西北织金县珠藏镇境内凤凰山麓的一片稻田里,气温已经降到10摄氏度以下。一群池鹭正在觅食,它们在这里作短暂的停留后再飞行10多天就可以到达南国,现在那里的气候还像北方的春天。

  这群池鹭来自北方,此行目的地是前往海南等地过冬,它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迁徙的生活方式——每年农历2月,整群结伴飞回长江以北的陕西、河南,最远的伙伴则要飞到黑龙江,农历8月又飞到南方的海南、广西甚至更远的孟加拉国。

  织金成为候鸟池鹭迁徙的驿站。

  近年来,当地不少村民和附近煤矿的矿工,却趁此机会在晚上采用“聚光猎捕”的方式对候鸟池鹭大肆捕杀,据说有人最多一晚上可以捕杀上百只。

池鹭/网络图片
  ◆池鹭成为下酒菜

  这样的夜晚通常是灯火通明,上百村民或矿工拿着电瓶和白炽电灯,依靠强光把上百只池鹭吸引过来,然后就是“呼、呼、呼”的一整猛打和乱拍,随便就可以捕杀到好几只,大家一阵欢呼声后就散去,但是有谁知道这一刻钟,有多少池鹭在哭泣?

  10月5日21时许,凤凰山附近村子里的灯光渐渐熄灭,不远处的煤矿也渐渐恢复难得的平静。不远处,草丛里传来昆虫的鸣叫。

  这时,织金县珠藏镇凤凰村村民李三贵(化名)正在家里准备白炽电灯、电瓶和竹扫把,同样正在做准备的还有附近一大型煤矿上的矿工们,这些来自江浙一带的矿工是今年才晓得捕鸟这样的“好事情”的。与附近村民相比,矿工们的设备更先进些——他们的矿灯完全可以派上用场。

  关于捕杀池鹭的故事,李三贵的记忆中已有好些年的历史。

  在李三贵的童年记忆里,他的父母就经常在守候夜幕下的院坝里,等候这些不晓得名字的鸟儿到来。那时候,他们的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鸟儿到来后,父亲就起身用竹扫把去追逐鸟儿。父亲通常一无所获。后来,不知是谁第一个发明了用电灯吸引鸟儿的方法来捕鸟,效果比较明显,村民们开始有所收获。

  李三贵刚刚准备好白炽电灯、电瓶、竹扫把,几个邻居也赶了过来。前一夜,他们在凤凰山上捕获了三只鸟儿后回家做成了下酒菜。从李三贵家到凤凰山的半山腰要经过凤凰村的大寨子,另外几十个村民早已经上路,队伍浩荡。半小时后,这支捕鸟的队伍在接近凤凰山山顶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他们捕鸟的地方。

       气温已很低,衣衫单薄的人开始浑身直打哆嗦。

  在一个稍微坡缓的地方已经聚集着二、三十人,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手持竹扫把。有几个人架好电灯,等候他们的猎物到来。还有人手里拿着方便面——做好了守候一个夜晚的思想准备。

  李三贵在一个缓坡边上面朝北方架好电灯。距离李三贵不远处,也聚集了十余人,他们的手里拿着的矿灯,他们是附近煤矿的矿工。

池鹭/网络图片
  10几分钟后,开始有第一只池鹭飞上来。

  “急不可待的样子,很快。”但是没有朝李三贵的电灯扑来,而是朝着李不远处的另一盏灯扑了过去,“呼!呼!”的几三声后,三把长长的竹扫把很快将飞来的池鹭拍落在灌木丛。持扫把的三个村民还没有来得及下去寻找,就已经有好几个人钻进了灌木丛。

  “按照我们这里的习惯是谁找到就归谁,当然大家回去可以一起吃的。”李三贵笑道。

  之后,又有十多只池鹭结队飞了上来,却又很快就飞回去了。

  半小时后,又一只孤单的池鹭径直朝李三贵的灯飞过来。快接近时,李的同伴眼疾手快轻松将其击落。五六个村民争夺得不可开交,灰白色的羽毛散落一地。其间,有两个村民还因为追赶逃跑的池鹭滑落下山坡。

  深夜12点左右,李三贵和同伴带着两只池鹭回了家。他们用开水将池鹭烫过后,去掉毛,三下五除二就将肉并不多的池鹭炒熟放在粗糙的盘子里,四个人开始划拳喝酒。

  ◆禁捕屡禁不止

  警方不是没有去管制,而是那里的地势实在是太高无法管,当地人对那里地形都很熟悉,当警车或有陌生人从下面往上爬的时候,这些人早就四散而去。显然,这种管制是很无力的。

  “凤凰山非法捕杀候鸟”的消息首先被织金论坛披露后,在当地引起较大的反响。

捕鱼的池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池鹭不知道织金人正在虎视眈眈

  网友“天使之泪”说,一群土牛恣意为,凤凰山前翎毛飞,试问如此百年后,欲看白鹭翻书堆。网友小海甚至跟帖说:抓那些捕杀者去坐几天牢看他还打不打!

       织金县林业局珠藏林业站谢胜学站长介绍说,位于珠藏镇的凤凰山由于海拔较高,终年雾气缠绕,山上林木葱郁,山下凤凰村有不少良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得这里成了候鸟池鹭迁徙途中的驿站,成千上万只池鹭群起群落,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池鹭喜欢在田间觅食,凤凰山山麓的一片稻田由于海拔高,秋收很晚,稻田里的很多昆虫能够保障食物供给。长期以来,成群结队的池鹭已经习惯的迁徙路线是很难得改掉的,所以,只要这个地方的生态不被破坏,明年还要走这条路线。”

  “与此同时,地方的偏僻落后,使得这里的村民根本不知道随意猎捕野生鸟类是违法行为,有的甚至会认为捕杀一只鸟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有的就是图捕杀一只鸟好拿回家下酒。多年来,这里有一种说法:二八月,打鸟吃。”谢告诉记者说。

  当地一村民说,其实这里捕杀过路候鸟(以前不知道叫池鹭)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最少也有三、四年,最初是村民们晚上拿手电去到处寻找,后来就演变成了用聚光的方法,将候鸟吸引过来后大家一起上去扑打。经常会出现举灯吸引的人什么都没有收获,而是被站在旁边的人拍打落地后抢到手就回家的情形。

  在凤凰山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记者看见不少丢弃的糖果纸和方便面盒,还有烧过火堆后的痕迹。谢站长说,这块不宽的地上最多时候可以站好几十个村民,看热闹的的人比捕鸟的人还多。

  10月8日晚,织金县林业局根据群众举报后,专门组织针对凤凰山非法捕杀候鸟的行为采取专项治理。当晚,工作人员抵达凤凰山的山脚时候,发现半山腰有不少的村民和矿工在那里采取“聚光猎捕”的方式等候候鸟上钩捕杀,当工作人员爬上山腰的时候,那些村民和矿工都已经丢弃工具逃散,现场查获的猎捕工具电瓶、电线、强光电灯、矿灯都有小半车。

  织金县公安局林业派出所的一民警告诉记者说,不是我们没有去管,而是我们没有有效的办法,每次只要工作人员到山脚,上面的人就会赶紧四处逃散,所以要抓人都很困难。而工作人员守候在那里的时候,肯定就不会有村民和矿工来捕杀,他们多会选择夜晚的时候捕杀,我们工作人员和民警要想抓他们的现场,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驱赶他们,收缴他们丢弃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的这种驱赶很无力。”

  ◆两块石碑
  难保池鹭平安

  早在2000年8月1日,池鹭就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理应得到有效保护,但是仅仅依靠两块石碑是很难的。

  10月7日,本报报道了“织金凤凰山村民非法捕杀候鸟(当时织金林业局工作人员误将池鹭认为是白鹤)”这一事件后,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贵州省林业厅、公安厅及毕节地区相关部门都对这一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地方林业管理部门的织金县林业局立即采取了行动。

  织金县林业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凤凰山村民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发生后,林业局领导立即对打击非法猎捕猎杀候鸟做出具体部署:一是与候鸟池鹭迁徙必经之地的乡镇政府和当地派出所联系,制定相关通告,开展大力的宣传教育工作;二是成立了三个排查行动小组,对全县所有大型酒楼、饭馆特别是旅游景区和候鸟南迁必经乡镇进行摸底排查,发现有非法喂养或宰杀野生动物和冷冻储藏者,一律没收处理;三是在近段时间开展三次较大规模的行动,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要依法及时处理。

  针对记者提出的是否因经济利益的驱使,使这些村民大肆非法捕杀候鸟的问题,该负责人说,经过三天的检查,在餐馆和酒楼均没有发现池鹭被捕杀后的冷冻品,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

2008年池鹭第一次亮相贵州水城

  “下一步局里打算在凤凰山建立两块石碑,告诫村民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还要告诉他们非法捕杀候鸟是违法行为,违者必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已经做好预算,立马就可以实施。”织金县林业局党组书记王琼告诉记者说。

  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一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早在2000年8月1日,池鹭就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理应得到有效保护,但是打击非法捕杀猎杀候鸟行为,仅仅依靠两块石碑是不够的。

      这名工作人员说,打击这种行为首先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保护鸟类,并加大执法力度;其次是要堵源头、堵出口,对一些不正当的、没有经营许可的鸟类买卖的商贩进行严厉的打击;第三是奖罚分明,对一些举报非法捕杀猎杀候鸟的村民进行奖励,对违法捕鸟情节恶劣者处于劳动教养直至判刑;第四是加强宣传,大力宣扬鸟类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等科普知识,设立有奖举报电话,成立义务护鸟队,大力宣传接触野生禽鸟感染禽流感的危险性,敬请广大市民拒食野生禽鸟,告诫捕杀候鸟者勿存侥幸心理。
如果你没有依靠,那是你的心灵无法向另一个心灵靠拢
      贵州旅游特产网编辑 瘦松居士 评论:

        悲哀,悲哀,还是悲哀!

        为织金人悲哀,为织金珠藏人悲哀!

        笔者2008年整年都在毕节山区里转,织金去的最多,珠藏的每个村都去了。

        我在珠藏见过穷得每餐都吃洋芋、荞麦饭,没有见过见财起意去偷吃黄牛奶泡的;我见过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也没有见过趁机去扯羊毛织毛衣的。

        时隔不到一年,织金珠藏人就变得如此丧心病狂?如此没有人性?

        愚昧!!当地农民不懂!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珍惜动物!当大批的野物降临珠藏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前世修来的口福。

        农民愚昧,是因为他没有文化。那政府部门愚昧是什么?是麻木!是最丧失人性的缺位!



      请各位网友,看了后大量的转到你的QQ群,博客,空间,论坛,让大家都来关注这件事情,我才全国的网民还治不了那些土牛加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