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蚂蚁连锁店

                                                                                   
«上一个招商频道     [返回列表]     下一个招商频道»
  • 联系人:杨先生
  • 电话:0851-85760310
  • 邮件:445952832@qq.com
  • 手机:18083628879
  • 传真:0851-857603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北梅花鹿“移民”到安顺(图)
新闻分类
新闻频道
东北梅花鹿“移民”到安顺(图)
发布时间:2014-01-07        浏览次数:1194        返回列表
           说起梅花鹿,你一定以为只有在动物园里才可能看到,但在安顺关岭县关索街道办的西龙村,当地村民却每天都能听到“嗷嗷鹿鸣”。去年7月,西龙村的村主任杨志微在当地建成了安顺市首家梅花鹿养殖场,一百多头梅花鹿从吉林长途跋涉“移民”来到了这里。经过几个月养殖,这些东北梅花鹿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气候,并在新家产下了4头鹿宝宝。

    安顺首家梅花鹿养殖场

    “嗷嗷嗷——”日前,记者来到杨志微的梅花鹿养殖场,远远地就听到一阵欢快的鹿鸣。上百头梅花鹿在鹿舍里奔跑追逐。虽然到了褪毛的季节,但鹿身上仍然隐约可见白色的“梅花”斑点。

 


杨志微正在喂养梅花鹿

 

    “6月份就可以割鹿茸了。”杨志微说,此前他靠种植蔬菜为生,去年7月从东北买来百余头成年梅花鹿并开始养殖,买来前,鹿茸已经被割了一道,等5月份鹿茸会重新生长,到了6月份就可以再割来卖。目前,养殖场占地23亩,有4个鹿舍,共1320平方米,现有106头梅花鹿,其中成年鹿102头,幼鹿有4头。这是安顺第一家梅花鹿养殖场。

    120头梅花鹿“移民”安顺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杨志微说,鹿茸滋补肾阳,可以治疗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精神不振及小儿发育不良。此外,鹿茸血、鹿尾巴、鹿骨、鹿筋、鹿鞭、鹿胎等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去年5月,杨志微从家里拿出30多万的积蓄,又另贷了30多万,共76万元在村里租了一块23亩的地,并通过网络模仿其他养殖场,建起4间鹿舍和办公室等。同年7月,杨志微利用安顺市扶贫办扶持的70多万元,从吉林购买了120头成年梅花鹿。

    经过长途跋涉,这百余头梅花鹿从北到南,最终在杨志微的养殖场里安了家。

    “它们已经基本适应这里的气候了。”杨志微说,虽然起初因为长途运输,加上饲养经验不足,有十几头梅花鹿陆续死亡,随着梅花鹿渐渐适应新环境,他已经掌握了养殖的要领,现在的106头梅花鹿都很健康,而且还比刚来时胖了不少,还产下了4头鹿宝宝。

    欲带动村民发展规模养殖

    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杨志微也发现,养殖梅花鹿不仅成本低,且饲养方式也很简单。

    杨志微说,梅花鹿一般寿命在15年左右,公梅花鹿长到三岁,就可以产鹿茸了。一头公鹿一年可以割两次鹿茸,一般一次能割2到3斤左右,每斤鹿茸能卖1800元,一只公鹿一年产的鹿茸可以卖近万元。每次割鹿茸时,抽出剩余的鹿茸血,可以加工成鹿茸血酒。割完鹿茸后,在被割处都会长出一个比石头还硬的“角帽”,等“角帽”掉了才会开始长新鹿茸,而“角帽”磨成粉还可以用来治疗咽炎、乳腺炎等疾病。即使是鹿死了,鹿皮能卖700元,鹿骨45元一斤,鹿脑400元一个,鹿心600元一个。

    杨志微坦言,由于当地没有相关的深加工企业,目前他养的鹿也只能卖鹿茸而已,他希望通过发动村民一起养殖,形成一定规模后,就可建立冷冻库和深加工企业,真正让梅花鹿的全身都能变成让村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贵州都市报   记者.王清清     摄影报道




      中国部级官员给中央政治局讲课历史罕见

     部级官员走上中央政治局学习讲坛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延续了过去的“集体学习制度”。3个月以来共举行了4次集体学习。与此前不同的是,最近两次集体学习中的“授课者”中,并非以往的专家学者,而是中央部门的部级负责人。如: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以及“两高”的负责人。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亦称这种现象“以前很少见”,并对此表示支持,因为一些部门的领导也是专家型官员,对所管领域研究颇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直接影响中央决策。

曾有官员给中央政治局讲课先例

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可追溯到1986年,主要是集体学习法律理论的课。2002年十六大之后,确立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学习内容更加广泛,除涉及法学范畴外,还涉及经济、文化、民生、卫生、三农等领域。10年来,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各举行了44次、33次集体学习。

记者统计发现,这77次集体学习中,75次集体学习都由1-2名我国知名专家、学者为中央领导讲解,这些专家、学者有的来自中央单位的研究机构,或在中央单位担任研究员等,还有来自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

另外两次集体学习出现了官员的身影,两次学习内容都比较特殊。一次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前夕的7月26日,北京市奥组委两名执行副主席: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时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伟,讲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办好北京奥运会。另一次是2007年1月23日,时任中央外宣办网络宣传局局长李伍峰等人针对刚兴起的网络技术问题,向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讲解。

8名官员给新一届中央政治局讲课

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继续延续了集体学习的制度,同时,也有了新的变化。

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都是在本届一中全会闭幕1个多月后,且学习的内容都是与法律有关,都由知名专家学者、高校教授讲解。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是在一中全会后的第3天举行的,习近平表示,“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来开好局、起好步”。这次集体学习,没有像往常一样请讲解人,而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谈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

谢春涛解释,这次学习没请专家讲解,主要是由题目决定的,“这样的场合,学者专家显然是不如他们理解得更深。”

第二次集体学习同以往一样,有专家学者讲解,而在第三、四次集体学习中,则是由多个中央单位主要负责人来讲解。

“来给中央政治局讲课的人中,许多是部级领导,这个确实是跟过去不一样。”谢春涛表示,中央部门的负责人很多是专家型官员,他们对所管辖的领域颇有研究,甚至某种程度上更有研究,“因为他们天天要面对,天天要思考,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他们的认真准备,经过总结提炼,通过更高层的领导提出来,那么,对于影响中央要做出某一方面的决策,这个作用是非常直接的。”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
 

3个月来4次集体学习,有8名官员给新一届中央政治局讲课。谢春涛认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也并非都要邀请官员来讲解,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专家、官员相结合,各有优势,“领导也不能替代专家”。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