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米饭、五彩糯米饭
包饭过河是一种已经渐渐淡出孩子们盼望范畴的节日。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但却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又临近四月八,布谷鸟在山间快乐地叫着,催促着农事,也勾起我对童年包饭过河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每到四月八,村子里的小孩子们都会成群结队地用小竹篮盛着长辈做好的乌米饭,拌着香肠和腊肉到河边去吃,而且还要把乌米饭丢一些到河里祭祀河神,祈求不发洪水。在去河边的路上边走边喊“包饭过河喽!”吸引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加入到这有趣的民族活动中来。

乌米饭五彩糯米饭
村子里的小伙伴们一听到有人喊就会很着急,害怕自己跟不上大部队,急忙催促大人做乌米饭快一些。大家齐聚河边后,就会把乌米饭抛洒一些到河里,然后大家开始用手抓着吃,乌米饭看着就像黑糯米做的,黑的发紫,味道清香略有一股中药的味道,加上那时候一年难得吃上几回的香肠和腊肉,小伙伴大多吃得狼吞虎咽。
每年快到四月八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野花开了,树木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为了在四月八这天吃上可口的乌米饭,小时候我和弟弟就会到山上去采摘乌米叶,长乌米叶的乌饭树一般长得不高。我们就像采茶一样,把乌米叶的嫩叶子轻轻地采下来,装在竹篮里。回到家后交给外婆,求外婆给我们做乌米饭。
外婆非常溺爱我们,一般对于我们的要求有求必应。外婆先用我们采集的乌米叶煮成汤,汤色也是紫黑色的,冒着特别的香气。这时候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走起路来却是精神矍铄。煮好汤后外婆就会快速拿出糯米,拣干净糯米中的杂物,外婆的视力很好,七十多岁了还给我们做布鞋。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糯米就被染成紫黑色的啦。这时候,外婆就会把糯米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闻着木甑里面乌米饭散发出香气,我和弟弟站在灶边直流口水。
做好了乌米饭,外婆会把外公事先借给我们编好的小竹篮拿出来,把香喷喷的乌米饭盛进去,把香肠和腊肉切成片放在乌米饭的上面。等到村里有小孩子喊“包饭过河喽!”我和弟弟就会抱起小竹篮,飞快地汇入包饭过河的队伍当中去。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也不知怎的,四月八小孩子包饭过河的风俗已经消失了。现在农村的小孩已经不知道乌米饭为何物了,只有这快乐地记忆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今年的四月八,我要亲手做一次乌米饭,让家里的孩子们为我寻找远去的记忆,让我用乌米饭祭奠我敬爱的外婆。
作者:卫功立/黔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