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来说,玉石映照出的不是他的君子之德,而是在纵好图利驱使下的腐化堕落轨迹。一块块精美的玉石,如今却成了他一笔笔受贿的铁证。
2013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立案检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也浮出水面。9月底,倪发科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玩物丧志:从痴迷爱好到放纵图利,他沦为欲望的“俘虏”
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接触上了玉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赏玉、玩玉的需求感和满足感的驱使下,倪发科不能自已:看电视、看书,玉不离手;穿得多时,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玉石挂件;每到周末,把喜欢的玉石玉器铺开,一件一件欣赏;每隔两周,给精品玉石玉器逐一打蜡、上油;到外地出差,再忙也要挤时间到当地的玉器市场或商场看一看,甚至借机绕道到玉石产地和玉石市场;随身携带小电筒、放大镜,到商场、古玩城检验自己的赏玉水平,在与玉石老板的交流中,享受当专家和被认同的快感。
倪发科还喜欢“斗玉”,常约上几个玩家,各带几块好玉,一起欣赏,比比谁的玉好。此时的倪发科,已全然忘了自己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身份和该有的自我警醒、自我约束。渐渐地,倪发科玩得越来越出格,越来越放纵。
倪发科钟情于玉石,不止于爱好,更因为他深谙其价值。他说:“玉石满足了我对它现实价值的贪欲感和对收藏价值的期盼。好的玉石玉器资源稀缺,不可再生,物以稀为贵,给后代留些有价值、有文化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和财富,远比留其他钱财更安全,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一次收受玉石价值350万元
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吉立昌等老板就一次次投其所好,为其买单。而倪发科明知玉石价值不菲,却照收不误。
在这些老板中,吉立昌给倪发科送玉石玉器最多,价值也最高。
2011年春的一天,与倪发科已“深度”交往多年的吉立昌来到倪家“汇报”工作。看到吉立昌腰上挂着一个玉石手把件,倪发科就让他取下看看。把玩了几下,倪发科说:“这个手把件品相一般。”很快,吉立昌回家将3块新疆朋友送的玉石籽料送到倪家。“不错、不错,是和田玉籽料。”倪发科摩挲着玉石说。“倪省长要是喜欢的话,就送给你了。”倪发科客气一下,就收下了。
此后,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玉石。因为吉立昌对玉不太懂,倪发科就专门介绍一位玉石专家与他认识。2011年5月的一天,倪发科让吉立昌和玉石专家一起去新疆买玉,吉立昌心领神会,就联系玉石专家一起飞到乌鲁木齐。吉立昌回合肥后将购买的玉石全部拿到倪发科家中,让倪挑选。最终,倪发科选了1个带木底座的玉摆件、3个手把件、2个玉挂件和2条籽料手链,价值约50万元。
2011年6月,吉立昌和玉石专家再次前往新疆,买了20多块籽料,花费约100万元。送到倪家中后,倪发科细细把玩、鉴赏之后,全部收下。
2012年5月,吉立昌到乌鲁木齐办完事后专程绕道和田买玉。他这次买了一个长约七八厘米、宽约六七厘米,椭圆形,全身包红褐色皮的籽料,价格95万元,还买了大大小小的其他一些籽料。回合肥没几天,吉立昌就将这些玉石拿到倪发科家中,那块价值95万元的籽料让倪发科爱不释手,首先被选中。这一次,倪发科从中挑选了总价达350万元的玉石。
给倪发科送玉较多的还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黄某某。
2010年上半年的一天,黄某某到倪发科家里看望,聊天中得知倪对玉石很有兴趣,马上表示,下次来带一块送给倪欣赏。随后,他就来到合肥市一家玉器店,花16万元买了一块雕刻好的玉石手把件。倪发科没推让就收下了,还说:“这块玉石白度不够,我更喜欢白度好的原石。”黄某某明白倪发科的意思,就说下次再帮着找找看。
过了一段时间,黄某某去另一家玉器店买了一块和田玉原石,白度较好,扁圆形,购买价格16万元。倪发科这次表示很满意。
不仅玉石玉器,对于字画,倪发科也照收不误,因为他懂得“字画有一定价值,可以留给下一代”。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开始收受字画,并一直延续到案发前。专案组从其家人处扣押的字画有90幅之多,其中,2003年至2007年,仅收受黄某某所送名家字画就达15幅。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倪发科接受了吉立昌、黄某某等老板送的大量好处后,原则、底线被抛在一边,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为他们牟利。
为了吉立昌公司的发展,倪发科放下副省长的“架子”,和其一起跑环评、项目审批手续,为吉立昌实际控制的公司挪用国家下达的保障房用地指标,帮助其以低价购买铁矿探矿权。
对于另一个“信赖的朋友”黄某某,倪发科屡次违规四处打招呼、施加压力,帮助其更改项目规划、调整容积率、逃避处罚等,使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除了收受吉立昌、黄某某的巨额贿赂,倪发科还接受丁某、郑某等个体老板给予的支付旅游费用、免费装修房子等好处。作为回报,倪发科为他们公司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滥用权力,当“掮客”拉关系,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落实用地指标,等等。
迷失方向:从激情干事到沉溺享乐,他一步步走向歧途
——在追求享乐中,理想淡化了,信念滑坡了,人生目标转向了。
倪发科1954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下乡知青、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班长干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长的岗位,用他自己的话说:“走过来不容易。那时有一种理想和信念支配着自己,激发出热情和激情,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倪发科说,自己在副省长任上的前两年工作还是很积极的,后来感到自己年龄大了,快到点了,提拔没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极现象的影响,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将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为退下来的生活做准备。“过去几十年是为别人活的,现在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
——在追求享乐中,底线失守了,防线冲垮了,权钱交易成为寻常事。
倪发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培养的民营企业家好多都是亿万富翁,既有成就感,又有失落感。“他们知道我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吉立昌送我石头最多,他的矿后期效益非常好,也很有钱,对他来讲买点玉石只是毛毛雨。我拿了他的好处后,顺其自然地想到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倪发科说,他被喜好冲昏了头脑,吉立昌和黄某某最初给他送钱送物,也曾被他拒绝。后投其所好,改送玉石,他便难抵诱惑,并作为一种乐趣和欲望来享受,从而越陷越深。
“我也知道这是权钱交易。”倪发科说,但他认为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披上爱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
——在追求享乐中,老板成为“亲密”的朋友,勾肩搭背,不分彼此。
倪发科与很多老板过从甚密,甚至达到了不分你我、“亲密无间”的地步。这些老板出入倪发科家,如进“菜园子”,想来就来。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不是去办公室,而是进他家门商讨、“汇报”。
比如吉立昌,倪发科与他特别“投缘”。两人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吃饭、出游。一次,倪发科应吉立昌的邀请,去吉家吃羊肉
饺子。吃完饭后,吉立昌让倪发科看他珍藏的籽料,倪发科顺手就挑了3块较大的带回家。倪发科担任副省长后,吉立昌还专门安排一辆汽车和一名司机,随时为他服务。而倪发科则用得安之若素、“心安理得”。
不仅倪发科自己与老板“亲密”接触,他的家人也和老板们“深度”交往。因此,老板们不仅给倪发科行贿,还给他的家人送礼。他收受贿赂中的一部分,就是通过其家人代收的。
——在追求享乐中,贪婪击退恐惧,诱惑侵蚀理性,侥幸心理让他失去一次又一次自我挽救的机会。
倪发科收受大量玉石、字画后,自知价值太大,内心也曾彷徨、恐惧过,但最终还是贪婪击退了恐惧,诱惑侵蚀了理性,他没有主动认错改错,而是处心积虑规避调查,掩盖错误。
早在2005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到六安市巡视时,听闻风声的倪发科便要求黄某某把他送的几幅字画先拿回去,两年后,倪发科居然又把字画要回。2012年7月,倪发科得知可能被调查,于是将部分玉石退还给了吉立昌,两个月后以为调查停止了,不仅收回了之前退的玉石,而且“忍不住”又顺手收了3块大的玉石。在得知组织调查后,他将收受的大量贵重物品转移到了13名亲友处,而且考虑到关系亲疏,将价值高的玉石转移到最亲近的人那里。同时,担心其大量收受玉石问题暴露,倪发科还向吉立昌提出以吉的名义办个玉石展示馆,将其收受的玉石转移到展示馆托管,使其貌似“物归原主”,企图逃避党纪国法的追究。
“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决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倪发科痛悔莫及。
贵州省工商专项查“肉”,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
2013年5月21日,记者从省工商局获悉,为加强肉及肉制品市场监管,维护消费安全,我省将全面开展流通环节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所有无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贵州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将成检查重点
根据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必须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秩序监管职责,对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肉食店等进行全面检查,不仅要重点查验市场上销售的肉及肉制品经营主体资格,看其是否合法有效,还要严格执行猪肉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所有无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而对经营者来说,也必须实行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不合格肉品退市等制度,凡是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不合格肉及肉制品,要立即责令停止销售、依法处理,并对进货来源进行追溯,至于在整治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除了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和曝光,对涉嫌犯罪的,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从5月中旬开始,将持续一个多月,至6月25日结束。
⊙文/贵州都市报记者 杨露怡 图/特约记者 吴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