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节选:
孙发委员(治理山寨救护车)
只要谈好价格,山寨救护车就可堂而皇之地进入医院将病人拉走。表面上看,山寨救护车很公平公正,方便很多急于转院的病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山寨救护车多是面包车改装,难以达到正规医疗救护车的软硬件要求
据调查了解,山寨救护车,大多是廉价二手面包车或者商务车。它们完全不具备救护车的硬软件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不合法等原因,追究责任困难。
医院或者120急救系统由于救护车有限,多数不提供转运服务,有的危重病人想“落叶归根”,放弃治疗等感性需求,使山寨救护车有了生存空间。
还有,随着新农合制定及医保制度覆盖扩大,各大医院病人大幅度增加,包括救护车在内的医疗资源不足,山寨救护车泛滥。
另外,对山寨救护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医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交警等似乎都可以管,但也可以不管。
山寨救护车看似方便、便宜,但病人家属对山寨救护车危害认识不足。
记者暗访:
1月15日下午3点,记者专程来到贵医附院大门口暗访。
发现记者在询问救护车价格时,一位自称姓刘的中年男子凑过来,告诉记者一个电话,让记者和一位姓盐的人联系。
记者佯称,朋友家亲人患病要转院回铜仁,喊价多少?“如果要救护设备和医务人员的4200元,不要的话只收3800元,其中包含过路费。“我的是金杯车,只要谈好价格,马上开到医院来接人。”对方这样回复。
在急诊楼门前,另一位男子得知记者要找救护车时,马上把记者带到一个转角处,拿出手中电话,主动给记者联系救护车。但得知去的地方是铜仁时,要价5000元,如果不要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可以少400元钱。
这位男子向记者保证:“是专业私家急救,放心,设备没话说”。
据了解,在贵医附院、省医周边等地,都有人在招揽救护车生意,有的甚至还不断在散发小卡片。
记者查询发现,就在2013年12月,贵毕高速公路上,一辆厢式货车占道超车,迎头撞上一辆救护车,造成车上2人死亡,3人受伤。
最后,虽然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在于货车,但对于这辆“山寨救护车”,受害者维权难度很大。
委员建议:
“山寨救护车,虽有空间,但危害与风险很大,望社会关注,呼吁管理。”采访中,孙发委员告诉记者,治理山寨救护车,要明确监管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配备足够的救护车服务群众;建立制度,严防山寨救护车见缝插针;还可建立准入制度,开放市场,国营、民营、社会资本参与,成立公司,满足市场;同时,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文/贵州都市报 记者.姚东 图/记者 赵惠